1963年上映,豆瓣8.4分,時長122分鐘,距今58年。
題材比較悠久,但片子的拍攝質量、演員演技、臺詞、動作、眼神,真的是非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說唱式的臺詞表達形式,跟白娘子類似,可能需要演員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才能傳達到位。
挺意外的是,梁山伯+祝英臺的演員都是女性。
從正常人的角度看劇情,為了追求愛情。
這是一對反抗父母包辦婚姻的愛情故事,為了追求愛情與自由,他們殉情了,死后葬在一起了。
從現代人的角度看劇情,結婚,要考慮門當戶對。
祝英臺的老爸給她找了馬文才

梁山伯和祝英臺兩個都是女演員扮演,所以前期在書院讀書的戲,兩人同窗之間的惺惺相惜和默契都顯得很自然。尤其是在書院中學生跟著老師上課“唱”詩的場景很有古韻,還原我想象中古代人讀書的場景,詩原先就是被唱出來的。雖然人工布景舞臺感很重,但取景構圖模仿中國畫,所以依然很有古典美。十八相送拍得很精彩。
后半段,梁山伯知道祝英臺是女兒身后去祝家提親,祝父卻先一步答應了馬文才家的親事。梁山伯此時還不知道馬文才的事,一心歡喜來找祝英臺。而祝英臺雖然喜歡梁山伯,但已經明白兩人今生緣分已盡

我想不止我一個人對這個電影場景記憶猶新:慈禧把麗妃做成“人彘”裝在甕中,后來去看她,用她受寵時咸豐帝給她的評語揶揄她:“手柔、腿軟、身段美”。
這是李翰祥在內地執導的清宮片《垂簾聽政》中的一個場景。這部戲我可能不記得片名,不記得主演梁家輝和劉曉慶,但這個場景,這句臺詞,忘不了。
五十年代中期,李翰祥進入邵氏,一手締造了邵氏宮闈片和黃梅調電影的輝煌。宮闈片里李翰祥最愛拍清宮戲,拍得最好的,要數拍慈禧太后的《傾國傾城》(1975)和《垂簾聽政》(1983)。雖然李翰祥一貫是拍野史

問:以前,曾聽在香港拍過片的日本攝影師西本正說,你。。。以B組的身份導演過李翰祥在一九六三年拍的《梁山伯與祝英臺》。
答:他沒說錯。拍那部 《梁山伯與祝英臺》,其實也是很偶然的事。一天,我和李翰祥乘車去邵氏制片廠的途中,他在車內對我說:“邵老板想我拍《梁山伯與祝英臺》。”我于是說:“那可好呀。”但他卻說:“有什么好呀,老板是叫我在一個月內拍好呀!”我問:“為什么那么趕?”他說:“另一間公司國泰也要用大明星李麗華和尤敏拍這個故事,所以要趕在他們之前拍好
《梁山伯與祝英臺》問題來了,祝英臺到底為什么會看上梁山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