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edge》,中文譯名叫叛逆邊緣。這譯名真爛吖。愛爾蘭的青春片。其實劇情很簡單,故事鋪陳得也很慢很散漫,但是卻很得很得我心。可能是因為非常動人又恰到好處的背景音樂,也有可能是因為男女主角間那些若有若無的情感流淌所表現的張力,更有可能是男女主角乃至男二號常常表現出來的那些荒誕散漫又悲傷的情緒吧。
他毫不在乎地敲敲老爸的棺材。"吖真的死了吖"。
他抱著骨灰盅三步跳上偷來的開蓬BMW。
他開車衝進懸崖時張開雙臂安然接受死亡。
她在想象中的性愛過程中抽出刀片猛割自己的手臂,血滴落到他的脖子上。
他在酒吧有禮貌地挑釁一幫大個子然後嘲笑他們平常缺乏運動跑不快。
他說他要跟她做件特別噁心特別骯髒變態的事情——請她吃雪糕。
她站在懸崖邊,看著低空回旋的鳥。
她靠在雪糕車藍色的車身上哭。
我們都有難以宣泄的青春。如果家族有遺傳的抑鬱癥,或者有親密的人去世,我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放肆地憂鬱和竭斯底裡。
但是在遇到某人的時候,我們會突然發現我們不捨得死了。
她說: You think you love me.
他說: I know I LOVE YOU.
1.很喜歡電影的簡介,跟一姑娘怎么怎么,吧啦吧里,很隨意,很舒服,這分明是一部讓你珍惜生活的電影。我也覺得這是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為什么國內拍不出這樣的電影,翻拍也行,但回頭看看現在的演員,好演員基本都中年,新演員...
2.一個不是患者的患者進入了精神病院和一群精神病人做了朋友,墨菲的角色很隨性隨和不羈,演員太好了,眼神很有神,心里埋了很多感情假裝什么都不在乎。男二臨死前跟他說“別讓別人影響到你,你他媽的就是一個cool man"。女性角色很適合郭采潔啊,脆弱內斂的人
音樂很不錯,演員很漂亮很青春,5個年輕人,強納森.貝奇開車墜懸崖只斷了小拇指,而托比哥哥和托比出車禍,他哥死了。他和貝奇成了好朋友,覺得貝奇的自殺法很酷,在最后新年舞會中要貝奇做他自己,別管別人怎么看。他說這是醉話,其實是遺言,看到貝奇和瑞裘一起跳舞,大概覺得把瑞裘交給貝奇很放心,于是開車墜崖自殺。 瑞裘和貝奇其實都喜歡對方,只是瑞裘和貝奇也互相喜歡。瑞裘和母親一起走時,母親不小心從懸崖滑落而死,于是她想自殺見母親。萊絲莉和尼克好像也有意思,大概也不會自殺吧。最后貝奇和瑞裘在懸崖邊,貝奇說一年后想還能見到她,于是兩人去買了冰淇淋,瑞裘哭了,也許他們再也不會自殺了,在他們前面走著父親、母親、小孩三人,他們也會像那樣幸福吧

順著“音樂人生三部曲”的藤逐漸摸到了這部的瓜,一部完完全全貼合我審美的電影。本以為最終會是一群“問題青年”在遭受心理創傷后相互療愈彼此的故事,但是這樣的結局大概才讓我觸及到它真正的主題。片名中的“edge”既指象征生死分界線的懸崖邊,又指青年人在極樂和極悲之間即刻轉換的極端心境,Toby在現實的推波助瀾下選擇在本應是他最快樂的一夜自盡。世事無常,但應當永遠記住,無論生活多糟糕,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部關于抑郁、自殺,以及愛與救贖的電影。
整部電影呈現出了一種灰暗的色調。苦悶,壓抑,陰冷,絕望。
然而,從男主偷了一輛自行車一路狂奔,男醫生打電話請門衛放行任由他奔向懸崖時(那一刻我猜想他一定是要奔向懸崖),眼淚就開始止不住了。
一種感動緩緩涌來,直至洶涌澎湃。這種觀影的快感一直持續到影片的結束,讓人久久無法自拔。
電影的藝術魅力在這里展露無疑。
推薦您看這部電影《叛逆邊緣》,相信你看過之后,不會失望的。

“叛逆邊緣”On the edge.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4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