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guess we are the same girl sometimes look stupid and awkward funny.
She's the last cowboy, full of romance and failure. But she's the special one no one can compare with. She's capable of anything but succeed in nothing. She's in 30 something with whole enthusiasm struggling to reach her dream. She's the kind of beautiful lady with no trying efforts.
Love Frances Ha, love Brooke, love Greta.
諾亞鮑姆巴赫的影片總是有著充滿智慧又異常親切的幽默,他所塑造的角色往往都是在隨性地聊天,他會用最自然的筆觸去刻畫來自于不同地方的新紐約人漂泊在異鄉的幸福和惆悵。他們或許像弗蘭西哈一樣年輕充滿活力,又傻得天真缺乏歷練。又或許像年輕時候本斯蒂勒夫婦嚴肅缺乏個性又覬覦成功。這次的角色布魯克也是這樣一個追夢者,她是一位室內設計師,卻又身兼多職,全為了在布魯克林威廉斯堡開一家小餐廳,突然有一天,一個女大學生闖入了她的生活。
格蕾塔葛韋格是鮑姆巴赫的繆斯,她聯合編劇的劇本總是具有自傳體的成分。惆悵的弗蘭西斯哈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薩克拉門托尋求避風港,這可能來自薩克拉門托人格蕾塔自己初到紐約的生活閱歷。所以在這些格蕾塔參與編劇的劇本中,一切非常接近真實,每個人都有骨感的野心和追求。這次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叫崔西的女大學生,她是伯納德學院的大一新生,沒有朋友,沒有親人的陪伴,也不喜歡學習。后來終于有個哥倫比亞的男生陪她聊天,推薦他給文學社團寫東西,不幸的是,她最后發現這哥們有個女朋友,還是個吃醋的女朋友

這個故事本身就夠好看!加上紐約情懷&加上greta對演紐約客太駕輕就熟,和看弗蘭西斯哈一樣簡單明快,除了最后tracy被針對,心理陰影hhh
很能理解tracy,可能因為是抑郁質占多的人。就算是迷戀greta也帶著凝視和旁觀,因為心知greta的迷人也許是短暫的。
有段評價說的真的蠻好,tracy總是自視甚高,18歲就覺得30歲的人生傳出腐敗氣味。
看到tracy被所有人針對還蠻難過的,感覺她沒犯錯。可能清高的副作用就是共情缺失和鈍感吧。
看過弗蘭西斯哈之后再看美國情人的會不會都會有后遺癥

美國情人:結尾太草率了,旁白幾句不能表達之前的氣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