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評論了,說的不少了。時間是am2:14,應該是睡覺的時候,但還打算說幾句再睡。
今天看片子哭了,大概4年多了。終于能哭出來,很開心。人人都能預計的結果,無法改變的世界。每個人都在向前邁進,卻也無法停步。電影的魅力在于可以讓廣泛的人自覺遵守潛規則。當看到這么多評論,感覺很開心,至少在這,存在著一份潛在的感應。
說來慚愧,自己丟了心愛的女朋友。對一個工作狂來說,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不言而喻。AS是我喜歡的演員,在50firstdates里已經見識了他的才華,后來才知道他也是個喜劇演員,肥皂劇演員。我喜歡他的演出方式,很直接,是用story teller的角色。一幕幕的真實的再現,沒有教條,只有在說個真實的故事。
工作效率低下是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勞逸結合才能出成績,沒有遙控器的奇跡,也沒有一直的運氣。所以現在要比平時付出更多的努力,幸運的是,能在低潮里看到他的電影,像是一個呼應。國慶我什么都沒干,去和好朋友聚會,去郊野走走,去書店買心愛的書,最后看到這部喜歡的電影,感覺別提多棒了。
其實說到家庭

原以為是單純的一部喜劇,卻沒想到更像是一部人生寓言故事~~~
邁克爾·紐曼,一個為了家人的幸福而努力工作的男人,卻屢屢讓妻子和孩子失望,正值這個生活一團糟的善良男人一籌莫展之際,他得到了一個神奇的遙控器,能夠控制自己的生活,比如:將狗狗的叫聲音量調小,跳過妻子的責備,生病的痛苦,和升職的漫漫長路~~~
開始邁克爾·紐曼暗暗得意,可是后來這個神奇遙控器的記憶功能,已然使他失去了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每每當他想停留的時候,卻都被一瞬間帶到了若干年后,他升值的重大時刻~~~因此,邁克爾·紐曼錯過了孩子的成長,疏遠了和至愛的關系,沒有見到父親的最后一面,種種的遺憾不禁讓他痛徹心扉~~~就在遙控器伴他走到人生盡頭的那一刻,邁克爾·紐曼最后的一句話就是告誡自己的兒子以家庭為重~~~
好在最后的結局仍然回歸了喜劇,邁克爾·紐曼最后是從夢中驚醒,發現原來一切都可以重來一遍,欣喜的他,去彌補曾經在夢里所錯過的一切~~~給愛犬買了一個新伴(結果還是公狗),履行與孩子們的約定

之前一直覺得做人要多成功,要有很多很多MONEY才會有快樂,一看電影的開頭就有一種強烈的認同感,但越往后越感覺生活不應該這樣,是的,
為了這些所謂的目標,無視過程中、生命中除了物質能帶給人的之外,還有更重要的在充實這我們大部分的生活,如果為了
多點再多點的銀子而讓生活中最樸實最平凡的快樂被“跳過”,被“快進”,天啊,那絕對是得不償失!
FAMILY GOT FIRST我的價值觀再次被重新修正!

本以為是一部純搞笑劇,沒想到后來被感動得一塌糊涂,雖然最后夢境的結局俗套了一點,但更為心中期望的結局實現而高興。大致的劇情是因為一個可以暫停、快進、后退控制人生遙控器讓男主角為了工作虛度余生,待發覺已無法挽回,直到生命的最后拼盡全力讓兒子明白“Family is the first”。
可能是這個片子和最近想的一些問題相關所以被感染的程度更高。對比現實中我們和歐美國家的生活觀點應該也是類似的吧,想起以前看過的一篇小短文
“在美國,一個中國留學生打工的餐館總有個彈吉它賣唱的年輕人,中國留學生就勸他到中國來作個外教什么的,一定收入比在餐館賣唱多,美國年輕人聽了這個觀點非常詫異,在他的觀念里為了增加收入而犧牲自己與家人朋友一起的歡樂簡直是一種無法理解的理論”。而這種事情在中國人的觀念里竟已成為理所當然。
再看看自己身邊的同事、朋友又有多少人因為工作而兩地戀愛、兩地生活,其中也不乏有分手甚至談及離婚的。有了小孩的就更慘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與父親的交流竟大都是通過電話線,何談天倫之樂?急速向前奔的朋友們

火爆!人生遙控器?過程丟不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