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第一季。
每次一部動漫即將看完的時候,總有些惆悵。總有些莫名的失落感,好像又失去了什么,伸伸手卻抓不住。所以有時候,我會選擇把最后一點點留下來不去看,似乎這樣就可以留下來,因為未知代表希望,完結則失去了神秘感。
但是,但是啊啊 啊。。
剛剛手賤去找了srz來看,竟然是成年后一群人回來校慶!我原本聽說第三季結局不明,天滿跟烏丸跑了,而別刊里則是旗派的勝利,所以我這個兒童套餐支持者多少想看看結局,找找心理安慰。
但是這種結局只會讓我更憂傷啊,一群大叔大媽,或成熟或滄桑,性格變了環境變了頂著一個似曾相識的臉就能說是同一個人么,這寫的是青春啊,為什么要有一個如此現實的結尾,我不想看啊
或者說,多年不見的同學聚會時,發現喜歡的他或她不再是你記憶中的人,這難道不是一件很悲傷的事么?當生命被現實磨平棱角,想要從記憶里找點安慰時,卻發現夢也破碎了,有必要這么殘酷么。多多少少讓我留下點懷念的空間吧
ps:即將大學畢業,卻不期待重逢。也許只是我畢業前的焦慮癥?

校園迷糊大王其實高中的時候就看了幾集,但一直到今天才看完第二季,還未看第三學期。
看到播磨,看到快結束的某一集,突然不能自抑地哭了。室友笑話我,前一會還聽我哈哈地笑,這一會卻又哭上了。但我還是止不住淚流滿面。
你喜歡一個人,那么那么喜歡,可以為她遮風擋雨,可以為她上天入地。你希望有一天,她能和你在一起,牽手,擁抱,親吻,將你的姓氏冠于她的名字,生一個小娃娃,為她辛勤工作,最后執手白頭。
可是還是不能,盡管你那么喜歡,甚至可能是這世界上最喜歡她的。你的希望只有落空。
有什么撥動了我的心弦。
《School Runble》有幾個譯名:“校園迷糊大王”太直白,“校園漫步”太飄忽,“喧囂學院”恰當但缺乏美感,故還是用原名最好。
《SR》是一部集青春、校園、戀愛、喜劇的集大成之作,笑料與感動并存,天馬行空、夸張脫線,卻又能拉回現實,引發共鳴與感動。《SR》就像一個玩世不恭卻又多愁善感的浪子的表述,舉重若輕卻有含著絲絲深情。劇中男主角播磨拳兒即是講述者也是作者小林盡自我的化身。
《SR》漫畫原作的魅力我概括了以下幾點:生動的人物群像,人物關系與矛盾沖突,天馬行空,笑到肚子疼,卻又笑中帶淚,以及夾藏的捏他與人生態度表達。從《SR》漫畫可以看出作者小林盡過硬的實力,而不是只靠幾個人設堆疊起來的。其一,畫風是90年代末期到00年代比較完善的主流少年漫畫風格,畫工不錯,線條、人物動作、神情都有一定水準。其二,故事背景與格局比較大。動畫是高度抽象化的藝術,動畫相對于電影就像繪畫中的印象派相對于照片,漫畫亦然,需要選取現實中的側重點進行抽象再加工

從第一集開始爆笑到最后一刻,非御宅式的KUSO王道哈哈!自熱雨之后改變人生價值觀的第二部,kuso萬歲!
p.s.你永遠不會知道開頭和結尾。。。在哪里^-^;
這是一部很用心的漫畫。
看完時,我為結局糾結了很久。
播磨是個很認真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很用心地呵護著他心里面那份執著的美好。可是無論他多用心多努力,都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
而天滿是個很幸運的女孩,她先天性格也決定的她是個快樂的人,但她同樣的很認真很用心的對待她喜歡的人,最后在播磨跟朋友的幫助下,她跟烏丸在一起了。
本來很歡樂的校園喜劇,到最后確有一個令人心痛的結局。
為播磨感到痛心,看到他那么努力,看到他為了心愛的女孩放棄了自己的幸福。
播磨,你還有漫畫是不是,時間會流逝,你曾經最喜歡的天滿會成為你最珍貴的回憶,努力堅持你自己的夢想吧。

看妄想學生會的時候,我總是寄托過去看校園迷糊大王時的情感。
校園迷糊大王是當時買七武士的D9時候附贈的動畫,一開始看到目錄選項里面過于可愛的人物形象并不感興趣,只是想打發時間般順便瞄一下,結果一下上了癮,從此迷戀上校園青春喜劇。
如果那個時候就有bilibili或者AcFun,這部片一定會和妄想學生會一樣成為鎮站之寶。
校園青春片總是脫不了愛情的核,像是過去的龍與虎,還有現在的中二病也要談戀愛。
愛情總是要有結果的,不知道為什么,看這些片的時候,一旦有人確定了關系,其他角色為其糾纏,我就再也看不到青春和校園的味道了。
有人說,年輕的時候要奮不顧身的愛一次,愛到精疲力盡了,以后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回憶,青春才不枉過。大概是我本人青春歲月完全空白,倒是兒童時期尤其快樂,所以才會覺得大家都熱熱鬧鬧一起玩,大圈子里套小團體,這樣其實挺好的。
有些東西,一旦確定下來似乎就少了靈氣。像中二病也要談戀愛,第一季充斥著各種隱含的情緒,到第二季則完全變成明明白白的三角戀,多了幾份用情,少了幾份憂郁的愜意。

“校園迷糊大王”2004佳片有約,青春·時代·詮釋——《School Rumble》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