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很好奇的心理看的,印象中,德黑蘭似乎總跟“陰影”、“壓迫”聯系在一起。政教合一的伊朗用種種極端的形式來維護伊斯蘭的純潔,女性長年生活在束縛、壓迫之中。
電影選擇了未婚、已婚、將離婚三個不同身份的女性,以點帶面,呈現了德黑蘭女性的現實狀況。三個女人不同的命運,一個為了賺錢準備把自己賣去迪拜的偽處女,一個為了撫養孩子的單親妓女媽媽,一個是向往自由把握自己命運的文藝女青年。
三個女人都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偽處女最終夢斷了

在看這部影片之前,我對中東世界的印象是男人頭頂的白帽、寬袍和女人的黑衣。對伊斯蘭世界,粗淺地了解過兩伊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看過卡勒德·胡賽尼的《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和《群山回唱》,薩達姆、本拉登、塔利班和基地組織。對伊朗,知道它昔日的榮光—橫跨亞歐大陸的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和大流士一世還有繁榮鼎盛的薩珊王朝。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中東還是富庶繁榮的景象,女人可以穿短褲、燙卷發,沒有拘束地走在街上。幾十年過去,卻開起了歷史的倒車,回到封建極權的社會了,讓人唏噓不已。

眾所周知,伊朗對女性要求非常嚴苛——
出門必須戴黑色頭紗,
女人禁止進球場,
未婚女子不能和男人一起上街,
處女不能被執行死刑。
這就是伊朗,一個宗教和戰爭先行的國家。
女性人權對于他們來說,永遠不值一提。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德黑蘭禁忌》誕生了。
本片從性、濫交、通奸、腐敗、不平等等根源性社會矛盾,揭開了伊朗這個被人們稱之為禁忌之國的秘密。
在德黑蘭,強制披戴的頭紗下,是三個伊朗女性的暗黑命運。
派莉因丈夫吸毒坐牢,要獨立照顧不能說話的兒子。
但自從丈夫進監獄后

看完了很壓抑的一部片子,電影的整個基調都是偏暗色的。在宗教至上男權至上的伊朗,三位身份迥異的女性彼此獨立而又相交的故事。
一位是因為丈夫吸毒入獄而獨自照顧不會說話的年幼兒子,靠賣身撐起自己的生活。一位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女性,厭倦了乏味的家庭主婦身份,不斷四處求職想走出去,但性格怯弱的她在那樣的社會注定無法自由。一位青春靚麗的女性,初登場是酒吧里的搖曳身姿,不由得讓人眼前一亮---在處處收到宗教束縛的社會也會有自由情感的釋放嘛,然而短暫的歡愉后現實卻依舊殘酷

德黑蘭禁忌:What a world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