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許多羅馬尼亞電影
昏暗,壓抑
計劃經濟時代丑陋的公寓樓,火柴盒一樣的國產汽車,行人稀零的街道
導演同志你是在作詩嗎....
布加勒斯特時間12:08分 羅馬尼亞人民的父親,中國人民的好朋友齊同志出逃了...
羅馬尼亞人民把自己的父親母親就地槍決了
革命勝利了
四人幫就這么倒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就這樣的召開了,改革開放就這樣來到了,大地就這樣迎來了春天~
人民往往在 ‘人民革命’中缺席
在 “反革命暴亂” 中送命....
-----
電影中小城市的名字叫 Vaslui
就像其他東歐國家的城市....時間停滯在了民主變革的那一刻...同樣的街道,同樣的公寓樓,同樣的車... 隨著新生的民主政權的到老而破舊,腐朽著...
人民共和國,民主共和國,社會主義共和國... 一個接一個變成了共和國, 一個接一個加入了歐元區.... 一個接一個同昔日的老大哥翻臉...
計劃經濟的鐵飯碗和養老金煙消云散了,新政權承諾的經濟增長卻遲遲未到...
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共和國
那革命又是什么呢....我們究竟革了誰的命呢...
昔日的秘密警察 (啊~的 會計) 變成了成功商人

1,影片前后的路燈街景前后呼應,而且很美。
2,影片的后半段幾乎是三人的電視節目秀,近景和特寫長鏡頭下,三人的形象都立了起來,一個努力引導力圖控制節目進程的主持人,一個敘述自己在革命前夕所作所為卻被攻擊撒謊的酒鬼教授,一個偶爾插科打諢閑來疊紙的老爺子,好像在看一場節目,而不斷打進來的電話推動著影片一波三折,政治中各執一詞的羅生門現象就出現了,最后幾句妙語點題,今日雪花明日污泥。
3,影片的前半段的多視角和羅馬尼亞名字一度帶給我混亂的感覺

一個士兵回答國母,齊奧塞斯庫的老婆說:“不,你不是我們的母親,你是殺死我們母親的兇手。”
突然想起來,憑啥周洋被“感謝”國家,而不能先能先感謝自己真正的母親呢。我奇怪。
憑啥就有人非要冒充別人的母親呢?
還是人家羅馬尼亞的士兵明白咋回事。

“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宏大的喜劇片 革命還是沒革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