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得很好的現實題材的劇。
看完,自然有很多角度可以說道。但是,卻又陷入了一種有些懶得說些什么的糾結中,因為,深知故事所闡述的主題意義,大家或多或少都能get到,但是看完故事,關掉視頻,真正能將反思化為行動的,卻是少之又少。
每個人,看故事都有自己局限的視角與顆粒度。這并沒有什么對錯之分,很多時候也是個人未知層面的無奈。
就像王赦,在大眾的視角很容易被當成是為犯罪的惡魔洗刷冤屈的反派律師,但是因為他個人的成長經歷,在他看待罪犯時,他的視角與大眾是不同的

先說說這個五星,這是一部無論從演員演技還是社會意義都要超過滿分的電視劇,而里面有些情節反轉有點突然所以不得不減分給了五星。
網絡暴力問題我先暫且不提。精神病殺人這個問題在社會上一直是一個矛盾,不管怎么處理都會有人不滿。但是我從來沒有聽到一個聲音說為什么他們要這么做,他們怎么會變瘋變神經;茶余飯后只要提及都是說他怎么變態怎么有問題,恨不得置死而后快。我在看前幾集的時候也是想著為什么要替這些精神病殺人魔考慮?他們有什么值得同情的?直到慢慢看下來

無知,常常讓我們充滿偏見。
信息時代的確帶來內容浪潮,但信息繭房也讓我們局限在愿意看到的那一部分。我們眼里所謂的真相,或許只是自己愿意接受的真相。人們都相信殺人犯自該一命償一命,罪死不赦這更該立即執行,株連九族;對于精神病患者,不僅是避而遠之而且該監禁他們;對于社會案件,人們站在道德高點上,以“完美受害者”視角批判事件的弱者。
與惡距離,轉念之間。
好人與壞人,有標準答案嗎?那些殺人犯背后,存在可悲的深刻原因;遺屬無處伸冤,將矛頭指向施暴者家庭

慕名前來的,9.6的高分,而且之前還不能看,剛上線的。剛開始有點不習慣臺灣劇嗲嗲的格調,因為這標題無論如何傳遞的是一種嚴肅的氛圍,習慣以后,逐漸融入進去,也挺有意思的。
片子圍繞一系列社會問題展開,包括弱勢群體的生活處境、媒體暴力、愛與仇恨、心理健康等,抽絲剝繭拷問人性,也拷問變遷的社會:社會是不是病了,人們該如何相處?
對有些問題,個人認為呈現過度了,比如,媒體暴力部分顯得很嘈雜和無序,覺得不至于如此,也不會如此。有種為了暴露問題而暴露問題,因為從人情法理上來看

「我知道他會死啊. 但沒有想到他會這麼快.
他前面還有五十二個死刑犯.為什麼要跳過那些人 這麼急著把他處死呢?我不知道啊.
就好像要告訴社會大眾一樣 就是 我們國家
可以合法的殺人?合法的殺人? 爸我是他的辯護律師. 我沒有收到通知.我相信他的家人也沒有收到通知。 沒有.可是新聞媒體可以在第一時間收到通知去拍耶!為什麼不讓他跟他的家人見最後一面呢?我不懂.這合法嗎? 合理嗎?合情嗎?他真的該死.他殺了人就應該死.可是 不代表要民主法治要
跟著一起陪葬!那為什麼我們還要逮捕他

考完試很想看劇,看我們中國人的好劇的那種,就看了這個。影片剛開始本以為是講陳曉民殺人隱情的,沒想到關注的不是罪人本身,而是主要關注被罪人的罪深受其害的家人、以及為了維護罪人的權利而奔波、付出很多的律師、受害者家屬的痛苦等,關注到了這一慘劇背后的每一方代表以及從源頭上努力減少殺人案件、悲劇發生后如何走出痛苦和互相原諒與救贖,這種事情發生在現實生活中肯定是非常難非常難的事情,可是通過此劇可以了解到這種對于人權的維護、對于悲劇重演的努力杜絕… 喔

我們與惡的距離:一絕!反思結婚和生育問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