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化俠義。實際看不到嫉惡如仇的任何表現,比如男主降智被騙害死無辜百姓,你看不到主角悔恨,恨不得馬上報仇的表情,而是在這樣戲劇沖突的關鍵時候鋪設男女主感情線,用一堆百姓的性命鋪陳主角俠義,這太尷尬。
打斗戲我們甚至早就落后了,以前我們嫌棄歐美打斗戲慢,現在我們不僅比他們慢,還是各種局部特寫擺拍,再來個遠景轉圈圈,完全沒有編排感的打戲。剪切的鏡頭無法構成完整的動作連貫性的敘事。
你看以前的打戲是演員全身鏡頭從頭打到尾。打斗動作交代的一清二楚。演員踢一腳你能明確看到
追到23集,這劇說實話拍的還挺不錯,符合我們這個年代對于武俠的認知。從小看金庸的電視劇長大,這部劇傳遞出來的武俠氣息很濃厚,劇情大體符合原著并沒有明顯的邏輯漏洞。金庸的劇對比現在流行的仙俠劇,其優點在于邏輯完整自洽,人物性格和心理對于推動情節發展起了關鍵作用。這比起動不動就無腦戀愛的仙俠來講,要好看很多。這部劇里紫衣對于愛情的克制,程靈素對于兩人關系的處理,都很有現實生活的映射。本劇的武戲處理也是干凈利落,沒有過多慢動作的堆砌,還算比較好看。

袁紫衣是金庸《飛狐外傳》中的兩位女主之一。金庸給她取“紫衣”之名,并不是指紫色的普通女裝,袁紫衣本來是個出家的女尼,她這個名字來自于當時尼姑所穿的“緇衣”,這種佛門“緇衣”的顏色,根本就不是紫色,而是一種黑色的僧尼服裝。清朝時,漢地的尼姑經常身穿這種“緇衣”。當然,金庸先生給袁姑娘取名為“袁紫衣”,是一個非常美的諧音名字,如果非根據她身穿“緇衣”的實際顏色,給她取名“袁黑衫”,那可就真是焚琴煮鶴,煞風景之至了!
不過,有清一代,身穿“緇衣”的尼姑們也各色各樣

金庸并不出彩的一部小說,能拍出這樣效果的一部武俠大劇,相當驚喜了。
印象最深的是打戲出眾,主演到位,服飾、場景、音樂都挺不錯,各配角也很好。推薦!希望以后的金庸武俠劇都能拍出這樣的效果。
袁紫衣雖然相比原著,性格豐富了不少,但從破廟離開之后的行為表現還是有點突兀,能更好地刻畫為什么選擇皈依佛門就更好了。南蘭的改編還能接受,畢竟也讓人物性格豐富了不少。另外吐槽一下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苗大俠還得親自種地賣菜,一人照顧小若蘭,這忙得還有時間練功嗎?當然瑕不掩瑜。

打戲可以,劇情其實和原著還是有區別,袁紫衣加了太多戲份了,主要是現在拍武俠的太少了。飛狐外傳的核心是飛狐,結果袁紫衣比胡斐聰明得多,顯得胡斐是個掛件,胡斐從小混跡江湖,是和楊過有一些共同點的,但是這個劇沒有表現出來,是個敗筆,而且和胡斐去藥王谷居然是個妹妹,敗筆!藥王谷的劇情和原著差別不大,算是好評,還有就是更新太慢了。最后建議金庸劇不要用編劇,按照原著拍,絕對差不了!!!

一直以來,由于飛狐外傳的低人氣,加之眾多電視劇版本給袁紫衣加戲之影響,給人們一種錯覺,以為飛狐外傳的女主是與胡斐有熾烈感情的袁紫衣。其實不然,通觀全書來看,飛狐外傳之女主是那個機智多變,癡情溫婉的女子,七心海棠的主人:程靈素。
我們不妨比較之:
以袁紫衣為第一視角的故事情節書中僅有兩章,而程靈素自第九章出場后,直到第二十章全書結束,整整多半部書一直圍繞胡斐與程靈素的江湖經歷來寫。以著墨程度來看,程靈素遠遠大于袁紫衣。此是其一。
其二:金庸書中有一慣例

【飛狐外傳】為啥打這么低的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4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