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算結局的話,我想問這部影片和《機械戰警》有什么區別?同樣是在罪惡都市開發機器警察,上街之后效果很好。這款靈活、堅固、機動性、攻擊性、防御性以及操控性相對平衡的機器人開始在打擊犯罪上大顯身手的同時,卻遭到同一公司的另外一個開發小組的嫉恨,而他們手中的產品則是極致攻擊與破壞力的產品,但卻體積龐大笨拙,不具備自主執行任務的功能,相比之下操縱極其不便且價格昂貴。
同行是冤家,這樣的狀況,貌似無論這個世界怎樣的進步,都是無法避免的,有競爭就會有矛盾,有矛盾就會想辦法排擠、傾軋對手,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我的產品不是最好的,但我只要沒有對手就可以,或者對手消失了出狀況了也可以,所以呢作為對手的“金剛狼”休?杰克曼,逐漸的心理開始扭曲,走上了不擇手段將對手置諸死地的道路。
故事隨后的發展,和多年前的《機械戰警》幾乎如出一轍,就連休?杰克曼所操縱的大塊頭機器人,在造型上幾乎都沒太大的區別,只是在功能上略有升級,可以人工操縱了,各種武器更加強大,同樣的在影片的最后階段

還是蠻感人的,可能每個人看到和在意的點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生活的環境造就了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也許這個世界上有一些純粹的惡念,但是不可否認,大部分都還是善意的,至少不愿故意為惡。空白的新生,看著有些木訥,卻永遠在成長,看影片的時候總是在揪心,單純善良的本質難道就真的不能得其所,人總是在自我否定,甚至有些自暴自棄的活在本身很不滿意的社會現狀之中,也不愿意改變。也許影片最終也沒有說走向更高的價值方向,只是自己在看的時候,也記不得是什么情節,或者什么話語,單純向善的赤子之心無論何時都是最珍貴的,即使環境如何惡劣,本心為重,本已很混沌的社會,導演的立意總是希望可以讓人思考,無論個人觀點相同或者相悖,積極的正面想法總是值得相互參考的,何必標新立意的說著自以為很高見的負面評斷,肆意的用一些不堪的字眼來菲薄別人的成果,相互尊重有何不可。

導演是尼爾。布洛姆坎普,代表作有《第九區》、《極樂空間》,當然,這部影片上映之后,也成為了他的代表作。
看完這部影片,可以肯定導演是非常喜歡嘻哈文化的了,充滿節奏感的hiphop配樂,連臺詞都滿是說唱的味道,特別是查派的行為方式,被黑幫混混們教的嘻哈風十足,自帶痞萌屬性,韻味十足啊。
人工智能的熱度越來越高,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研究。人工智能與人類的種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的被構想、被拍成電影。這其中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人工智能百分之百的理性、邏輯性強,沒有類似于人類的感情,如《終結者》中的天網;第二類是人工智能也會和人類一樣,產生情感,懂得愛,學會依賴等等。查派就可以算作是第二類。
查派的獨特就是他能讀懂人類的感情,有獨立的自我意識。像影片中說的那樣,他就像個孩子,一個可愛的孩子,對未知的世界和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如果不看他的外表,肯定以為他就是個真正的人類,圖靈測試根本難不倒他。而人工智能如果真像這樣發展,那可能性將會是多種多樣的,一個小孩子,在不同的環境成長,將會形成不同的性格

《超能查派》賞析
《超能查派》是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的一部作品,是一部講述有獨立思維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影片。這部影片中顯現出導演一如既往的一些對于人類社會的思考與鏡頭風格,是一部頗受好評的科幻片佳作。本文主要是從故事劇本、影像展示與核心主題三個方面出發,對這部電影進行較為綜合的賞析。
故事劇本
《超能查派》的劇本并沒有按照經典好萊塢的劇作規律進行,而是采用了一種更為簡單的“童話式”講述方式,故事發展是直敘式的,通過各種巧合與沖突聯系起來,更像是一部小說

《超能查派》與其他的科技片類似,都在探索人與宗教的意義邊緣,模擬宗教中抽象的定義,完成了一部商業電影的情節,假如觀影人不要過于介意一些設備方面的細節,還是能發現很多值得探討的問題的。我曾經問朋友們,是不是所有哲學愛好者都是科幻迷?一些人回復我,不,作為哲學愛好者我不喜歡科幻,我喜歡更貼近人心的東西。另一些人則回復我,你說反了,應該說是科幻迷大多是哲學愛好者。真的是這樣嗎?歡迎大家繼續這個討論。
1.靈魂是生命的實體嗎?
這是超能查派拋給我的第一個問題。人最寶貴的是什么?或者說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是什么?醫學上判定腦死亡是人體死亡的標準,那么腦部意識活動的結束意味著生命的終結。用宗教的解釋便是靈魂,你的靈魂被上帝吹進身體,死后返回另一個世界。在《超能查派》這里,意識被抽象成了一個無比復雜的數據,maker也說了, chappie 這樣行不通的,電影沒有嘗試解構“意識”本身,但整個“加括號”了意識的整體,將靈魂壓縮成了一塊芯片。所以說整個核心大意就是假設,是個不可能的前提,討論的意義也就停留在討論本身啦。

“超能查派”這個導演是不是以后就不拍電影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