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雪國列車》上映之際,韓國Barunson出版社再版了原著漫畫《Transperceneige》的三冊合訂本,封套上印著奉俊昊導演的一段話。“2005年的某一天,我第一次拿起這本漫畫,那個瞬間我意識到,這將吞噬掉我整一段時期的生命。從那時起,我的一段危險異常的電影冒險就已經開始了。”2004年,《雪國列車》漫畫首次被引進到韓國,這是當時除了出產地法語/比利時外唯一翻譯出版這部漫畫的國度。
一 漫畫原著
Transperceneige是由“雪”(neige)和“穿透”(transperce)兩個法語單詞合成的新詞匯

首先說奉俊昊的《母親》和《殺人回憶》絕對比這部元素大雜燴要強太多。但是本來看完預告片后期望不高,觀影后證實了我的想法,導演再執行的好,也會被故事本身的重負壓垮。
科幻片作為大制作,總是游離在“腦殘”(Elysium)和“莫名其妙”(Prometheus) 的兩道深淵中。我發現主要是“世界觀設定”的問題。
當本片故事背景都是為了通過比喻進行“社會批判”的時候,科幻本身又摻雜了社會分析的猛料,往往復雜得像解不開的亂麻,故事人要煞費苦心的去哄騙觀眾一點點接受這個世界觀。
在這方面很成功的作品是《第九區》:世界觀設定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外星人成為地球難民,狀態已定,而“為什么”的前因后果毫無邏輯闡述,但是引發觀眾的遐想使得故事本體——“冷漠高傲的人如何學會同情不幸”的主題得到了最深切的關注。《機器人瓦力》因為是動畫、喜劇片,也因此必須采取簡單設定,“地球人毀了家園撤離了,現在吃胖不干活”。
但是也有世界觀復雜但是通過巧妙的安排讓觀眾欣然接受的:
——《駭客帝國》中是人工智能作為統治階級綁架了普通公民的腦子

封閉空間能壓縮戲劇沖突,又能從某種程度上充當外界大環境的縮影,尤以驚悚片和科幻片最為常見。科幻片采用封閉架構,情節上的作用不外乎:封閉空間本身是一切矛盾的來源,如《異次元殺陣》的機關陷阱;封閉空間是抵御外部險惡的堡壘,如《海底兩萬里》,《太空飛行棋》;主角在封閉空間遭獵殺,敵強我弱,通常被怪獸恐怖片采用,如《異形》,《極度深寒》;封閉空間限制了資源,強調就地取材主義,如凡爾納小說改編的《神秘島》;封閉空間自身具有未解謎團,如韓國片《11時》;封閉空間呈牢籠狀,主角英勇奔向外部世界,物質如《天獄飛龍》,精神世界如《源代碼》。
《雪國列車》作為一部典型的封閉空間科幻片(除了開頭結尾,全部限制在車廂內),收容了上述每一種情節分支。列車是抵御極寒侵蝕的避風港,同時也是統治者維持等級制度的碉堡,劣等人遭到斧頭和槍彈獵殺,他們憑有限的智慧產物(鐵桶,火把)應對敵人,同時不斷揭開列車的謎樣往事和隱藏動機,最后,列車中最具遠見者合力沖破了鋼鐵牢籠。《雪國列車》將封閉空間科幻片拍到了極致。

頁頭腳注:早幾年前看過的片子,也可能是槍版的緣故(找個顯而易見的托辭和借口),看完沒啥讀后感的沖動,完了就忘得差不多了。可是經過幾年的閉門造車的修煉(加引號)以及隨便幾本無關緊要的閑書引導后的走火入魔,今天閑暇之余又看了一遍,貌似恍惚中的一絲小火光短暫一瞬間后雖依舊漆黑一片,卻留下了嗆人的煙熏味,有感于本來反應慢半拍的我在諾干年后獲得了些許心得。聊以自慰吧。
人類和自然生態的關系很微妙。科技水平的提升和人類自信表面呈現一種正比的關系

奉俊昊《雪國列車》:韓國電影黃金時代代表作
文/滕雅望
如果從2013年的韓國電影市場來看,有三部電影破900萬人次,分別是《七號房間的禮物》《雪國列車》《觀相》,一部電影能調動近國民人口五分之一來觀賞實屬不易,韓國電影市場的作品質量和觀眾觀影的氛圍都讓人興奮,韓國電影有種從“復興之路”到“黃金時代”的市場氣息。奉俊昊導演的《雪國列車》不僅是韓國作者電影的嶄新挑戰,也是亞洲電影面向國際市場企圖心的展示。
導演寫劇本
奉俊昊導演參與了他全部電影作品的劇本創作,自己親手寫劇本的導演,基本上都有基本的主題,而且一直追隨著他。從《綁架門口狗》,《殺人的回憶》,《漢江怪物》,《母親》,到《雪國列車》,奉俊昊導演的電影作品幾乎都有著關乎人面對社會體制的選擇的強烈訴求。令人欽佩的是,奉俊昊對于電影化的敘事有著讓人嫉妒的天賦,可以將艱澀的,嚴肅的話題融入引人入勝的類型電影的外殼之下,讓整個故事生龍活虎。《雪國列車》的故事改編同名法國漫畫,這個有著強烈反烏托邦末世題材的故事,讓奉俊昊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欲望

看《雪國列車》整個人都處于一種低壓的狀態,列車尾端的底層人民的黑色起義始終帶著悲涼的氣息,前面一節一節車廂的血色推倒,血腥殘酷,不忍細觀。奉導在處理這些群斗的畫面上能看出是高手,有點有面,素有節奏。
梅森被俘后起義小組代表低層人民開始進入上層人群所居的車廂,同一部車,兩個世界,天淵之別。原來車廂里不是永遠只有黑暗、饑渴與擁擠,原來在不可到達之處有綠植鮮花、鳥飛魚游,原來同生為人但上車那刻己被群分,上位者可鮮衣精食、 歌舞升平、醉生夢死,下位者被控被奴、黑暗度日、物競擇存。
柯蒂斯在進入頭節車廂前的告白既黑暗又現實,而威爾福德與柯蒂斯最后的對話更是直點主題,哪有什么完美的世界完滿的結局,即使威爾福德放手,小世界里共存仍有殘酷得不忍直視的現實,犧牲小孩來取代零件,絕望得無法選擇的這該死的未來。所以柯蒂斯崩潰了。但生死時刻,他與南宮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犧牲自己來保存尤娜和小男孩,最后雪地里行走的兩人成了這世界人類最后的希望。
還是那一句,我看得很壓抑

“雪國列車”打破人造自然神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