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陪老媽去看電影,選擇這部《冷面赤心》時其實有些不情愿,比利時,很俗的名字—因素都讓我對它沒有太多好感,但因為放映時間問題不得不看它。不過兩個小時以后我發現這是05-06年度影院上映的商業片中最好的一部,它也是我看的第一部比利時電影。片中沒有任何高科技,那里的人們開著97款的老奔馳寶馬,穿著過時的衣服,生活一絲不茍,穿睡衣時也把領帶系的筆直,片中幾乎所有槍械看上去都像冷戰產物,警察甚至沒有配行動電話,部長的手機是幾年前最老款的愛立信……這些隱約有著中世紀遺風的比利時人卻將一個情節簡單的案子演繹成了一部情節緊張、絲絲入扣的懸疑片,兩個小時的片子結構絲毫沒有拖沓之感,所有劇情都有嚴密的邏輯關系,情節十分合理。與之相比,去年一年中所有引進的美國片編劇基本都可以屬于白癡范疇。同時,片中殺手雷克的表演讓人無可挑剔,從機智、冷靜、勇敢到健忘、神經質、怯懦,簡·德克萊爾塑造的殺手雷克在某種程度上更勝于讓雷諾的殺手里昂。如果把他也拉到美國,金球獎評委會應該考慮把霍普金斯后面這座終身成就獎授予這個長相…

《冷面赤心》這是在大學城新開的夏風影院里看的第一部電影。
老板是個挺有品位的好人,夏風選的片子多是歐洲文藝片
或很少公映的國產片,所以在喧嚷著美國大片和韓片的大學城
內少了市場。并且老板一本正經的告訴我,“要叫
院長!”
那一刻,突然想起福柯筆下的精神病院。我們都是這里的患者,
需要電影來救贖。
這里注定是小眾的烏托邦。40個座位的迷你影院里。黑暗中,
只有我和男友兩人對著寬屏幕。終于體會到周迅曾描述的幼
時坐在影院首排直看到影院關門的快樂。
可以說,開場就對這部比利時電影充滿好感。
當老殺手Ledda拖著遲緩的眼神對態度不遜的雇傭者說:等我睡醒了再辦事時就發現,這老頭兒實在太酷了。
殺手Ledda和警官Fenke其實是同類人。內心傷痕累累,只不過對抗世界的方式不同。有個電影細節不知可否這樣理解。鏡頭掃過Fenke房間時停在一副全家福的圖片上:一個眼神深邃的美麗女子懷抱著可愛的小姑娘。
并且兩次鏡頭都鋪陳在Fenke淋浴上,他在洗刷著的究竟是哪些不為人知的痛楚呢?
再后來,Fenke在抓住Ledda后給他講了一啟積郁在心頭多年無法…

好電影。我的心得是:在比利時,有一個骯臟的男爵,和兩套相互打架的警察班子。我關心的是:此故事有無一丁點的事實作依托?
近年沒有聽說這種貴族被抓的事兒。倒是教會里戀童有聽說。歐洲國家會唱道:“其實我并不是你們想得那么完美。”
另一個心得是:如果將來我來挑選警察的后備力量:正義感是第一標準。

這是一部有點奇怪的電影,叫《冷面赤心》,我之所以說奇怪是,因為它是一部比利時電影,這是中國第一次引進比利時電影,事實上即使DVD我們也很少看到比利時電影。在豆瓣上這部電影我是第一個看過的人。影片本身倒也沒什么特別的,算犯罪懸疑片,制作還算精良,整體感覺作為一部商業片是比較可以的,至少比情人節那天去看的法國片《玩命速遞》好看。最近在大銀幕上連著看了幾部歐洲片,我得出的結論是歐洲中年女演員大多不太好看。《冷面赤心》里有一個妓女全裸的正面鏡頭(露兩點更是有兩三次),當一個不好看的女性的胴體出現在巨大的銀幕上,我腦子里立刻閃現了兩個字:大象。別誤會,這部電影本身跟色情或情欲毫不沾邊,但它涉及了一個雛妓的問題(那個演12歲雛妓的女孩臉上長滿雀斑),使我想起《8MM》里那些無法忍受的性交易。

一開始,很亂,很多的部明白,
很多似乎沒有聯系的事件。
最后,慢慢的被放在一起……
真相被一點點的剝開。
我無法正常的呼吸,因為那種壓抑,那種無可奈何的無力狀態,
使人多少有點陰郁。
他該死,畢竟他殺了那么多;
他也該死,畢竟他是幕后主使。
一個女孩引發了那么多的血債,原來生活從來都是很沉重的。

冷面赤心:尋找天堂的彩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6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