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一向都不缺小清新,而且比日本的小清新更加符合我的口味,沒那么刻意的小清新。
作為一部周播劇我直到看完了11集才知道原來一共有35集,也就是意味著要播八個月,真是要命的節奏。怎么能這樣呢。
很慶幸李國毅和任容萱都沒有驚為天人的顏,他們就像我們記憶里的校草和校花那樣,只是比普通人更好看一些而已。青春回憶錄式的劇關鍵就是要勾起觀眾沉淀在心里的那些該死的回憶。就像蘇打綠在歌中唱的那樣:“這該死的回憶,拉長千萬里,都是想你。”“你”或許就是那些年我們暗戀過的人,或許是當年我們愛過的人,又或許是追不到的人。白雪的那些該死的回憶,就是流川拉著嘉恩到宿舍過夜,陪她練習國標,幫她擦去機車后座的灰塵。鄭人維的該死的回憶,大概就是看著白雪看流川的眼神吧。
那些青春時做的事,等到過幾年想起來,可能會覺得那是年少輕狂不懂事。看到嘉恩帶頭抗議教授的不公平打分,現在看來只是無意義的抗爭,如果換來處分,是多么的不劃算。可是那個年紀的我們,也曾經聯名上書換任課老師,對老師的一些行為表示抗議,從未想過后果,還覺得很酷呢。…

週四已經來了!週五還會遠嗎?凌晨終於RE了一邊高清版,覺得小細節還是很有愛呀!>_<淪陷。。。
編劇第二集裏,借流川口說出的「自己的城堡」論,真的很讚!
可人不是孤獨存在的,自由也不等於什麼都一個人解決。
流川本身的認知,雖然很帥,但也有侷限與偏差。
他一面以自己為例提醒嘉恩,要獨立,卻又一邊不自覺的漸漸想要成為嘉恩的依靠。
像草地遛狗那兒,流川想著自己的事,說著趕時間要走,看了幾眼嘉恩,就心軟起來,問她之後要幹嘛。。。
然後忍住不調戲嘉恩說她黏自己。但實際上應該不排斥,還挺喜歡的
可惜這句話傷到了嘉恩的自尊心,違背了她要追求流川教會她的所謂「獨立與自由」。。。
於是流川教他題目時問了句「懂了嗎?」
聽在嘉恩耳朵裡,似乎別有一番意思。像是:懂了嗎?要獨立,才能自己的城堡!總是要人教,別人也有沒空的時候,於是也就又會被拒絕然後失落了。。。(這是嘉恩怕的,她不願意再受傷)
然後流川帶狗狗回宿舍,又是一次回頭,問嘉恩要不要來看他比賽。
感覺流川對嘉恩的在意,不捨,都還屬於不自覺的狀態中,卻又悄悄增…

“自由”是什么?
對臺灣人而言,
把時代背景放在七八十年代的話,
會拍出更加深刻、更加動人心魄的片子。
但是本片的故事發生在1996年之后,
這種“自由”未免就顯得單薄了很多,
不過就是父子之間那點矛盾而已。
本片越到后來,
就越有一種“為拍片子強說自由”的感覺,
反而讓人覺得,
片中主人公孜孜以求的自由,
那么的牽強,那么的矯情
我看到了我的自由年代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69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