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時,我們男生集體出動去給一同學送行。在去車站的途中,光輝有點小感慨:“你看我們男生關系多鐵啊,一動一大批;她們女生呢,時不時就會鬧情緒,關系很容易就崩了。”當時我看向身邊四年的哥們,深以為然。如今回味,感覺此論不敢茍同。其實男生的感情也有細膩如水的時候,青春中難以預設的場景也會把我們推向脆弱淡漠的黑夜。
《守望者》的英譯名為Boys into the Night,講述的是一起少年自殺事件。而圍繞著自殺,是基太、百熙、東尹三個少年面對殘酷青春的一種無力感。曾經的死黨,如今各自走向下沉的命運。一個自戕,一個轉校,一個退學,誰的人生不破敗。飄蕩在鐵路站臺上的明媚笑聲,也不過是晨鐘暮鼓,帶來的卻是關于青春的回憶。
青春葳蕤敵不過心里頭那片荒蕪。基太亦正亦邪,人前風光掩蓋不了人后寂寥,雖然是校園里一群混混的頭目,卻有著破碎的家庭。他渴望愛,也在嘗試著愛,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去愛,在他的愛與不愛之間,夾雜著身不由己的冷暴力。他用拳頭發出自己的聲音,只是想贏得更多人的關注。然而,正是由于他的近乎殘暴的…

看完《守望者》,我想必須說點什么了,也確實有點什么要說的了。
說實話,一直有點反感那些韓星,尤其是男星,個個整得像小白臉似的,眉清目秀是不可否認,但總的給我的感覺有點娘,人人都長得一模一樣,辨識度太低了。因此幾乎不去聽韓歌,觀韓舞,看韓劇,也很少接觸韓國的電影(自嘲下:我是個小小的影迷),只要關于韓國的一切,在潛意識里就先pass掉了。今晚會看這部電影,一是無聊得睡不著,再者就是它的百度評價居首位。不知是意外的巧合,還是命中的注定,總之是相遇了,幸好是相遇了。
在這里,就不談那些敘述的方式,精彩的對白,畫面的色彩,劇情的安排,投入與產出的比例以及所獲得的各種獎項,這些都是技術層面的東西,不懂,也不想懂,也不需要懂。在我看來,一部電影,能讓你在某一瞬間產生共鳴,給予你感受,就是一部值得觀看的電影。
對于每個看完這部電影的觀眾而言,最想知道無非就是答案,基泰意外死亡的答案。導演沒有給我們這個答案,也許他自己也不知道確切的答案。我想每個觀眾的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答案,但還是希望別人給自己一個答案…

殘酷青春中的少年故事,本身就帶有一種強悍的磁場,不安、狂氣、壓抑、迷茫,彼此吸引、又激烈排斥,互為鏡像、又終將分崩離析……因為太渴望而更加孤獨,因為太在乎而傷害了對方,因為太真摯而令自己終被吞噬。這樣的故事,可以投射在太多人身上,也有太多人需要這樣一個回望自我的精神出口。
而這,也許沒有比獨立電影更合適的表現形式,也沒有比此時的帝勛歐巴更合適的男主角。
入坑后前來補課,首先便是這部改變了韓國獨立電影產業和主創團隊命運的作品。看完后

《守望者》值得回味的劇情片 沒有那么喜歡自己的自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87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