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還沒看 逆行人生 的俏皮話是,億萬富翁在電影里拿底層人的苦開涮。看完后覺得,如果徐崢真這樣拍,大概比現在好,至少看一個樂呵。現在的《逆行人生》的苦,只是徐崢的苦,精英階級的苦。
電影里所有的技術環節都很好,劇組為外賣員的角色,必然去體驗過生活。但外賣員這個身份或者群體對電影并不重要,只是完成徐崢 囧 系列精英和底層被困在同一個空間去完成同一個目標的工具。外賣員群像分散了戲,又沒有王寶強的鮮活,徐崢沒有了對手演員,面對群體,苦的無病呻吟
B站有個講電影的視頻里評價逆行人生最后那一段爭單王是“速度與激情”,讓我感到非常非常不適
今天下午剛看完,片子那里的氛圍明明是主角拖欠三五個月房貸了,最后一個月還不上房貸就要虧30萬賣房、搬家。是最后一根稻草的壓力,是大家都在生活所迫的無奈下的掙扎、是為了拿那多出來的2500元的獎金的努力。是悲情的,而不是激情的。這部電影正是在說外賣員已經很苦很努力很卷了,想要的只是爭取更好的生活,白血病家庭給孩子治病,單親媽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單身小哥給女朋友更好的生活期許

時隔六年,徐崢又帶著關注普通人的現實主義作品回歸。沒有想到,在環境愈發收緊的今天,能以如此力度直擊時代痛點,已經可以算得上的國產片的扛鼎之作了。畢竟鏡頭對準的,是當下懸而未決的很多民生事。
電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也是越品越能砸吧出味兒的,是結尾夜店送餐那場戲,頗有魔幻現實主義質感。
在情節設置方面,這是“單王爭霸”中的一部分,高志壘和楊大山誰先把這單完成,誰就是當月單王。如此,不論是觀眾還是戲中人,心中都有了一個快速減少的倒計時,當高志壘踏入夜店開始,這個倒計時叫囂著

本來是沒什么興趣的,因為覺得外賣員就是一份正常的職業,沒什么特別的,且大概率是要唱贊歌的,但我看了b站中隊長影評,說結尾哭嘰尿嚎的,不合常規,頓時來了興趣去看。
電影前半段質感無疑是在線的,劇情進入快,手持鏡頭帶感。
可還是不出意料的遲遲達不到“高潮”。
賣慘賣不了多慘,贊歌也唱不了多高調,非常的割裂。
一些核心問題,一句話帶過,不過我覺得徐崢也只能做到這里了,能有一句話也還不錯了。
原以為劇本會會從算法做文章,因為男主擅長的就是這個,在表彰大會控訴一番

2024年8月9日 晴 氣溫40度
小高辛苦送外賣工作8小時,回家統計今日收支
收入:
160r,平均每小時20元
支出:
保險 3r
天熱買水 10r
租車租電池日均 20r
買煙 20r
三餐 30r
房租日均 30r
水電 7r (晚上太熱開了空調)
剩余:40r
今天剛好有部講外賣員的電影上映,必須得捧捧場,心血來潮買了張電影票 -40r
余 0
8月9日gg
《逆行人生》訴諸個體的努力去化解普遍的困境,肯定是不夠的。算法的問題呢?平臺的問題呢?年齡歧視的問題呢?996的問題呢?社會保障缺失的問題呢?勞動法的問題呢?
徐崢自導自演的新作《逆行人生》,有一個令多數人產生共鳴的設定:一個人到中年的中產,突然失業了,面對接踵而來的壓力,他送起了外賣。
主人公高志壘(徐崢 飾)身上,濃縮著多數中年人士和中產人士的生存困境。
職場上,程序員高志壘哪怕天天“996”,并因為長期加班和工作壓力導致糖尿病

《逆行人生》這一次,外賣平臺又一次躲在了輿論的背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0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