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這個問題,與其費力地深挖細掘片子里那些細節,不如換個問法,導演想表現什么?多喜顯然是貫穿始終的重要角色,導演想通過她表達什么呢?
這樣換個角度看,就比較清楚了,多喜的愛不是那種同性或者異性的戀愛,愛的對象也不僅是某個人(夫人或者畫家),多喜愛的是戰前的美好生活本身,那些導演極力要展現出來的,觀眾也能夠清晰感受到的美好,從鄉下來到紅瓦頂的“小小的家”過后,多喜滿足而幸福(當然帶有一些導演理想和美化的成分),她愛紅瓦頂的小屋,愛這家人,愛這樣寧靜美好的生活。

導演:
山田洋次,1931年 山田洋次出生于大阪府豐中市,因為父親是當時滿洲國的鐵路設計師,所以在他兩歲時,舉家就搬到了中國東北,童年大部分時光在那里度過(小學基本都在中國,中學考入當時著名的大連一中),直到二戰結束之后搬回日本。
1956年開始撰寫電影劇本,被拍成影片的主要有《創造明天的少女》、《黎明的地平線》等。
執導的第一部影片是《二樓的房客》。是一個道盡日本人心事的電影大師,有「喜劇山田」、「庶民劇大導」之稱,更在國內被封為「日本人心靈的代言人」,擅長喜劇和反映普通平民生活的影片的創作,他電影中的人物皆來自低下階層。從影以來都希望自己的電影能「與民同樂」,強調娛樂性多于藝術性,路線更大眾化。他的人物樂觀、正義、善良、幽默、有人情味,且浪漫非常,乃山田期盼日本人能流傳下去的優良品性。雖笑言男人很苦,但山田電影里的男人和女人其實最可愛、最勇敢、最浪漫。
劇中再現了二戰時期的日本面貌,也展現了日本家庭結構戰前戰后的結構變化。
幾點所見
1,對于南京淪陷,日本國內舉國之歡慶,稍作不滿的提要。
2

《小小的家》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