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文人傳記
2020年 陳傳興導演"詩的三部曲"終篇-前奏可追溯到2009年《他們在島嶼寫作》
陳傳興自己執導有《如霧起時》《化城再來人》《掬水月在手》
以紀實性手法記錄和詮釋了一個時代的文學光芒
*主要寫了葉嘉瑩先生對詩詞熱愛的一生
*陳傳興等人的藝術探索在這個眾聲喧嘩的文化場域中奏響了一支獨特而純凈的樂曲
*以葉嘉瑩為主人公的《掬水月在手》更重視體現傳統與現代之間一脈相承的關系,并以"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滿衣"的美好意境,面向當下,展示中華古典詩詞文化的氣韻與生命力。

一輪映著樹影的圓月,一葉搖搖晃晃的扁舟,鏡頭推開,幾點明晃晃的車燈,在遠處的地平線上駛過。這是影片的開頭。“你最早的記憶從何時開始”,一種追憶往事的調子將影片拉開序幕。
無邊的大雪、敗落的枯荷,鏡頭拉近,定格在雪地上的一串爪印。這是影片的結尾。一種“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的大地蒼茫、塵埃落定由此謝幕。
在這一開一閉之間,是中國穿著裙子的士大夫——葉嘉瑩先生近百年的傳奇人生。
作為一部文學紀錄片

今天,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學者葉嘉瑩的傳記紀錄片《掬水月在手》登陸藝術院線首映。
在公映之前,影片進行了一系列點映活動,有影迷感喟于紀錄片將葉嘉瑩豐富復雜的一生融于云淡風清的講述;也有評論認為這是影片的不足之處,線索太多而缺乏聚焦。但對于這樣一部文學紀錄片來說,它無疑在公映前已經吸引了諸多關注與討論。
實際上,《掬水月在手》是導演陳傳興《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系列紀錄片的一部最新作品。而文學紀錄片這一獨特的形式,為何能吸引人?當文學與影像融合在一起

震撼!諶洪果:走不出的故鄉——《掬水月在手》評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