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和Alvin分別是兩種人,其實我覺得Lance這種好點。
Alvin之所以選擇這份工作并不是是他所謂的喜歡享受孤獨。他愛Madison,很大程度上愛的是他獨處時幻想中的Madison,他站在廢墟上假裝這是自己的家,家人和睦相處。但是有可能實際上和Madison住在一起時并不是這樣,貌似是Madison和之前的男朋友有一個孩子,這種關系對于Alvin確實很難處理。通過和Lance老太太和卡車司機的對話看出,Alvin沒有什么反社會人格,他和人交往并沒有問題,他只是在逃避,享受獨處時幻想和Madison的生活,這個是他的精神寄托,所以他們分手后精神寄托沒有了,他也不再愿意獨處,可見他并不是自身享受孤獨。當他給予Lance建議關于47歲女友懷孕的事情的時候,他說這是個奇跡,你不需要準備好。事實上他只是會說這種大道理,以他自己的角度,和Madison在一起也是奇跡,夫妻就是要慢慢磨合,他不需要花這么多時間獨處來思考和Madison的關系。當然片尾他也有了一定的進步,他一向對Lance四處泡妞不屑,但是最后也準備去看選美開始新生活。
而Lance,選擇和生活的正面碰撞沖突
美式的細瑣對白,破壞了其穿插的環境鏡頭營造的氛圍。無意義的對話,取消了對話的事件意義。
如果說過多的旁白是對思考的干擾與限定的話,那么喋喋不休的無意義對話,則是對思考活動、欣賞活動本身的破壞。
整部電影揉雜了“環境美景”“毀滅與重生”“女性、性與孤獨男人”“孤獨與城市”“以美式叛逆作為對枯燥工作的否定、重歸人性”,主旨諸多,內容單薄無意義,致使最后不倫不類的結局。
無論是以上任何一個主旨,都未有保持對某一主旨的忠誠與投入。在畫面和主旨的處理上不如《隱墻》,在對話與畫面的處理上,不如《小亞細亞往事》,細瑣的對話不如一般性的商業片,對枯燥工作的否定,不說《摩登時代》,甚至不如尼古拉斯的《居家男人》。
就像一幅畫滿了各色涂鴉,沒有留白,而主旨混亂的畫。除了將“感受”一詞推延成“無原則無規律地觀看,沒有任何理由,純粹的觀感”來敷衍以外,不滿足任何一則行業規范。
如同一則失敗的反諷,不知就里的人們單純因為一句成功結尾而無腦地將之奉為反諷技術的圭臬。這部電影也是如此

2013年美國電影<Prince Avalanche>《雪崩王子》:影片的風格化很討人喜歡,烏托邦一般的荒野美景配上神叨叨的兩個演員加上迷幻的OST,非常文藝。敘事自然是弱一些的,感覺導演有點掙扎與現實和迷幻的比例,還是保守了一些,如果能天馬行空地玩起來,哪怕就像這個現在看來有點突兀的結局一樣,把荒誕大膽地鋪滿整部電影,才會讓人驚艷吧。

【雪崩王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懂這個劇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