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9 05:17
首映:2009-12-09
年代:2009
時長:74分鐘
語言:法語
評分:8.0
觀看數:88961
來源網:三年影視
《克里蒂,童話的小屋》成長,和自我成長
愛麗絲是我讀過的所有童話中最喜歡的角色之一了,也許和柳林風聲里的鼴鼠和水鼠還有老獾不相上下。那些光怪陸離的兔子洞也從此不停閃現在我的生活中。
雖然影片里的愛麗絲很溫柔,不是我想象的樣子,可是看到愛麗絲藍藍的眼睛,神經質的兔子,也還是很讓我感到熟悉而安心。
影片最后使用各種語言的父母們給孩子講述童話的場景突然讓我心底一熱。無論哪種文化,我們都需要故事。就像我現在恰好在讀的一本談論虛構故事的書,書里說,我們是紙墨魂靈的后代。
編出來的不一定不是真的。
類似于玩具總動員的片子。請原諒我這粗俗的評價——因為法國式的細膩和美國式的豪邁畢竟是不大一樣的。
主角的姑奶奶一開始就掛掉了,圍繞著她給兩個小孩留下的寶藏而展開的故事。
風格上來說,畫面感覺像會動的鉛筆畫,看起來很古樸很舒服。色彩淡淡的,非常治愈系。
然后童話書里復活過來的人,我最喜歡食人鬼。特別是他帽子旁邊的小骨頭,萌死我了。(我承認我的審美比較奇怪請原諒我吧。)
其實那句personne ne peut vivre sans rêve 還是非常催淚的。
以及后面的咒語:“Ce n'est pas parce que c'est inventé que ?a n'existe pas ! ”
小男孩七歲了,還不識字。諷刺的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他,卻偏偏繼承了姑婆一屋子的書籍。書的主人不在了,書們也就失去了守護神。書們極其需要一個新的守護神。怎么辦……
必須檢討的事,第一次看此片時,看了十幾分鐘,我才明白:克里蒂是一個男孩!大概是克里蒂的那個”蒂“字先入為主造成的誤會吧。
怎么也找不到國語版的鏈接。抱歉了!六一節,孩子的節日。那么,抽出時間來為孩子”同聲傳譯“也是應該的。而這樣的一次看電影的記憶,也會銘刻在孩子心里。
《克里蒂,童話的小屋》故事情節很簡單,納吉,有閱讀障礙的小男孩,因為相信童話,挽救了一群童話人的命運;也因此突破了自己的閱讀困難,成功的讀出了解救大伙的咒語。“并不是因為故事是撰寫的所以就不存在”。
電影里面的哲學意味很濃。 比起故事來,吸引我的更多的是電影的氛圍。海邊的小屋,沙灘,小屋里那神秘的書屋,一屋子的原版童話書,陽光,風箏,還有納吉堆的沙灘城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暖色的基調在我們面前緩緩展開。
童話小精靈們就這樣一個個從書里面走出來,愛麗絲,食人妖、小紅帽、小兔子、灰太狼、匹諾曹、白雪公主、愛捉弄人的魔法仙女……
看著這些小精靈們,就像童年的記憶突然再次打開宅門,就像納吉總是回憶起奶奶給他講故事的那些溫暖的片段,我也回到了童年的瞬間。溫暖而美好。
這個電影適合和孩子一起看,尤其適合有一定童話知識儲備的孩子,會似曾相識,會因此而更加珍惜書的故事,童話的故事。
與其說納吉解救了童話精靈們,不如說是童話精靈們幫助了納吉的成長。相信童話的力量
動畫片的畫面很美,法語很好聽,只有在動畫片里才不會有自私的情情愛愛,只有單純的大愛和使命。
看這些動畫片都不費腦,很輕松,心情愉悅。
人生可以很簡單,不用那么復雜。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那些不追求結果只是為了使命而做的事情也很有意義。
動畫片里也有很多教科書式的意義值得我們學習,有人說動畫是孩子看的,動漫才是大人看的,我覺得大人也是可以看動畫片的,看似很幼稚,但也有值得耐心學習的。
這是一部充滿想象、冒險、勇敢與治愈的兒童電影,它不只單純迎合兒童心理與視野,同時也具有教育性。讓兒童在潛意識中理解童話故事中奇特的想象空間,拓展想象力。另外影片內容想要傳達的主題,正是片尾借愛麗絲之口重復所言:要永遠保持一顆童心!這不僅是兒童電影題材所要闡述的主旨,同時也是劇作家們創造優質兒童電影所要遵循的基本準則與自我要求。
《克里蒂,童話的小屋》成長,和自我成長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