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妻子那種惺惺相惜的感情,買上最貴的花,像個小孩子一樣擔心她,妻子怕丈夫擔心,讓醫生幫自己隱瞞病情。對一個陌生的黑人小孩,不管是老人還是鄰居甚至是警察都攜手同行,感謝結局是美好的。結局也會越來越好的。老人做一個快樂的擦鞋匠,過上與以前浪漫又不規律的相反的生活,真的有一種平凡卻讓人為之動容的美,老了以后,在一座充滿人情味的小鎮上生活,其實也不錯,起碼有愛的人可以相守一生。

《勒阿弗爾》:極簡主義的溫情首部曲
文/灰堆南
勒阿弗爾(Le Havre)是法國北部的港口城市。之所以成為電影的名字,是因為芬蘭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Aki Kaurismaeki)要拍攝他的“港口城市三部曲”的系列電影,《勒阿弗爾》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在此之前,阿基在拍完“當代芬蘭三部曲”的完結篇《薄暮之光》后曾有息影的傳聞。而現在,這三部曲才剛剛開了頭,看來這位作品個人風格顯著的大師級名導還將再執導筒。對此,阿基不無幽默的告訴我們,“如果我不告訴大家我在準備三部曲電影,那么懶惰的我就一定不會去拍電影,而是在家里玩撲克。”
有時候,你不得佩服阿基大師對于影片拍攝地選址的眼光。電影鏡頭下的勒阿弗爾干凈簡潔,略顯老舊卻不乏溫馨。城市和影片的風格相得益彰。但細想,又覺得好笑,導演所謂的“港口城市三部曲”會不會只是個噱頭。為何是港口,而不是別的什么地方。難道阿基?考里斯馬基是想找個別有風情的海港城市一邊享受生活,之余,再隨性的拍一部溫情的小電影,然后,再考慮退休的事兒。

這是一部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電影。
它表達著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人性,宣揚著樸素到不能再樸素的價值觀。
但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里,我會覺得它特別的難得,特別的珍貴,特別的溫暖。
電影的故事內核其實非常簡單,擦鞋匠馬塞爾生活困苦,入不敷出。某天,他無意間遇到了一個非法偷渡的男孩,即便明知保護男孩是犯罪,他還是果斷地向男孩投出了援助之手,幫助他聯系家人,并將男孩送往了去往倫敦的貨船上。
他的幫助之路也并不孤獨。他身邊圍繞了一群善良的人,那些善良的人贈與他糧食

這真是阿基·考里斯馬基 Aki Kaurismaki的收官之作了?實在是太遺憾了!我們會懷念他冷峻簡單而富涵色彩與閃光的語言;會懷念他所營造的社會關系間疏離冷漠的;會懷念那些故事遭遇帶給我們的短暫安慰;也會懷念那些人物簡單純粹帶給我們心靈的長久滌蕩。這樣一部最溫和詼諧美滿的影片代表著他邁入50歲的內心變化,真希望還能看到他60、70歲能帶給我們什么。
本片和以往作品最大的不同是除了一帶而過的皮鞋店店員和致電警局報案的鄰居外,基本沒有了某種意義上的負面人物,連代表政府職能的警察也被少有的人性化。更多的是在馬塞爾周圍充盈的愛。雖然結尾會有自我內心妥協的成分,但和影片卻是相符合的,對于考里斯馬基反而形成一種反沖的效果。

勒阿弗爾:2011,冷幽默線控木偶戲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