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6 20:59
首映:2022-09-16(美國網絡)
年代:2022
時長:118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6.6
觀看數:51197
來源網:三年網
《復仇少女組》
其實資源早出了,但僅憑海報,就可以看出“婊氣沖天”的味道,果斷放棄。
然而,經不住推文狂推啊,把片子吹上了天,不由得有點自我懷疑,難道,這會是一部“被海報耽誤”的好片?
好奇心發作,還是找來看了看。
事實證明,好奇害死貓。
故事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婊里婊氣”。
女主開場就表現出其驚人的婊氣,然而,作為一個“底層”,抓住一切機會往上爬,這個有錯么?
在這樣正能量的“大道理”面前,女主“婊”得心安理得。
而這位花花公子,注定是故事中最大的反派。
含著金鑰匙出生
豆瓣評價是「girls help girls 反雌競 打倒父權下作順直白男的青春電影」。
大結局看起來是一種刻板的皆大歡喜「男主角?」或者說「大反派?」去了擺脫有毒父權互助會。
看似湊齊了所有「女權」要素 但也全都只是一個標籤 虛虛的貼在這個裝滿女生的罐子上面。
怎麼說呢??豆瓣那條評論的後半句是「里程碑般的存在 這類電影能不能給我多來點!」但在我眼裡 不像是女權主義在輸出 更像資本或者OK我們往小了說僅僅是行業相關利益者或者從業者 在輕輕試探市場對什麼買單。$#
對兩句話印象深刻
Drea 說“Every time I dosomething mean, I told myself 'this isn't me, this is just who I have to be to survive' ” 怎么說呢,即使在做了壞事之后會后悔,也彌補不了對別人造成的傷害,當mean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說什么pretend其實就是自欺欺人的借口。
對于已經拍爛了的青春校園戲碼來說,《復仇少女組》以三層敘事文本和令人驚喜的反轉的確做到了別出心裁。
并且關于父權制社會和女權主義的話語符號也自然的融入了故事文本之中,人物和故事的豐滿度無不展現了以個體為中心的Z時代特征。
對于其核心議題--話語霸凌或是衍生到校園霸凌,相較于《十三個原因》仍以受害者姿態對施暴者的控訴邏輯,《復仇少女組》完成了一次從施暴者到受害者的角色轉化,以內生感知的方式進行了反話語霸凌的價值教育。
故事的第一層
不知道有沒有和我一樣,真的對校園喜劇電影有種特別奇怪的癖好(除非爛到我看不下去)。 看了預告,因為《怪奇物語》對里面的主演還挺有好感的,更何況還有三傻客串,出了之后就立刻看了。也不是說很難看,但也是真的算不上好看,如果按我個人打分就六分左右。
全片可以說是一鍋大雜燴,什么政治正確什么來,膚色問題、性別認同、同性傾向(當然我也是沖著這來的)、女性發聲等等。開篇有點像性愛自修室的感覺,小視頻流出,女主角備受煎熬遭受背叛,決心不能被這個打垮
《復仇少女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