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2 13:44
首映:2014-10-18(日本)
年代:2014
時長:50分鐘
集數:4集
連載:更新至1集
評分:8.4
觀看數:65991
熱播指數:81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咕咕是一只貓:僅僅是一只貓那么簡單
片中的貓咪只是一個線索串起全劇,也在類比和女主角相同的孤獨、安靜和淡漠。死亡和喪失都讓人痛苦,我想起小學一年級養的兩只小兔子一只外逃一只無意中吃了老鼠藥死掉;三年級的時候媽媽因為怕麻煩而剪掉了我的長頭發,我把頭發包好放在盒子里哭了很久;長大后面對離開的初戀、冷漠疏離的友情、懷孕時無故胎停的寶寶。人的一生要面對太多的告別和失去。
第一集里女主原來的貓薩巴突然離世,之后又迎接來一只新的小貓“咕咕”。
哦,生命就是這樣輪回,雖然人類會因為死亡而悲傷
宮澤理惠的眼神好像喵哦。
在B站開著檀木看完了。大家在最后一集紛紛落淚,可是我沒有哭。
我實在get不到那個落淚的點。只是心里酸酸漲漲的。
因為那4集都攏在一種初春的嫩綠的輕紗里的鏡頭,無一處不傷懷。
多么的殘酷。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可是本來就如此。
春天的風還是那樣的吹過來蕩過去,可是沒有人能走在不變的風景里。
有種人的反射弧很長,那種很濃重的悲傷要在心海里劃行很久才能抵港。
33以為她可以平靜的接受,可是她其實也并不能。
領獎的時候,童年少年青年時候的她,真是讓我百般滋味在心頭。
多想對時間喊一聲,別走的那么快啊,再等等我啊,還有好多中二病癥我沒發作完呢啊。。。
沒有人會在原地,時間不允許。
寂寞和悲傷自己打包好,就著時間慢慢的吞咽下去就好。
看日劇是免不了會想一下國產劇的為什么。
看白色巨塔的劇評里,有人說到,日劇這樣探索探討人性是因為日本的社會已經發展到了資本主義相當高的高度。所以2000后純愛的日劇大多都撲街了。人們已經有精力和心情去回顧來時路。所以我想,也許等我們這一代老了的時候
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部片子,本來是為了貓咪來看的,可是在看的過程中卻哭了無數次,這不只是一部貓咪電影,導演其實想說的是人生。
去年秋季的片子,在B站無意中點開,關于漫畫家小島麻子(原型應該是大島弓子)的故事,作為觀者,B站彈幕到最后一集大家說的都是寂寞啊,孤獨啊,到最后只有一個人怎么辦啊?可是我想導演犬童一心并沒有想表示這個,甚至作為一個導演,這部片子都沒有加入多少的個人感情,就是一個講述者,一個旁觀者,沒有過多的表示自己的感情。一切就像是一首散文詩,并不必要問什么主題思想。
片子的最后所有的鋪墊,所有和女主角有關交集的人都漸行漸遠,可是回到家里卻有一屋子等待自己的貓(回到家里等待自己的只有一屋子貓),讀一下這兩句話,看一看有什么區別?
人是群居動物,所以寂寞啊,孤獨啊,都是常常被說的主題,甚至讓人為這個落淚,可是要是我完全不在乎呢?
第二集的時候漫畫家問教育兒子結婚生子的觀鳥者,我生病沒有了子宮卵巢,那么我的人生是不是完全沒有意義了呢?
人生啊,那到底是什么?
看到最后
[劇集OST]
無意間打開B站電視端發現正在限時免費,隱約記得自己當年還沒看完,剩下最后兩集,于是打開了第四集靜靜看起來。
邊看邊喚起了回憶,那時也曾在早餐時間邊看咕咕邊吃著面包配著咖啡,但已經是3年前,那時我其實已經看完第一季,沒看完的,是咕咕第二季,咕咕還在世時的故事。
于是當時觀感逐漸清晰起來,開頭幾集確實覺得節奏過于拖沓,殊不知是當時的自己太焦慮了。
處在剛畢業等證書到手的日子里,在回國和留下將就工作之間徘徊不定,投了無數份簡歷卻渺無音信
咕咕是一只貓:僅僅是一只貓那么簡單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8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