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歷史、政治與戰爭,僅僅從一部電影的角度看日本人的性格吧!我覺得一部《惡人》足夠典型了!
《惡人》片頭,那個被害女孩的父親,去女兒工作的公司等女兒。第一個鏡頭,他獨自坐在公司的前臺位置,樣子是傲慢的,緊閉著嘴角,頭昂著,眼神中透著質疑與不屑,顯然他對這個環境有些許的抗拒,要注意,這個父親是一個鄉下的剔頭師傅,當他來到相對大城市里的大公司,他并沒有顯示出卑微與膽怯,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把這個鏡頭置換到中國,一個農村的父親來到大城市里的寫字樓,他會是這種表情嗎?我想多半不會。這是中國與日本的差異之一,先不評判這種差異的性質吧!
接著,正當父親一個人坐著對周圍的環境表現質疑時,有一個聲音叫他,他趕緊應聲站起來低頭鞠躬,臉上的表情像川劇里的變臉一樣迅速轉換,立即更換成一副謙卑有禮的樣子了。這是我們所能看到的典型化的日本人神情,對他人的一種禮貌態度,幾乎呈式化得像集體無意識般的本能反應,低頭鞠躬、誠摯的回應、體面規矩、富有修養。
這一個關于父親的鏡頭,非常平常,但是一下子讓人看出這是日本人,是與…

“你有疼愛的人嗎”
“單是想想他/她幸福的模樣,自己也會開心起來的人。”
“今時今日,有太多的人連自己疼愛的人都沒有,以為這樣就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自以為堅強。”
“所以啊始終自認為活的瀟灑,高高在上。藐視那些生活中有欲望也有失去的人。”
“不能這樣,人不能這樣。”
------片中最觸動的臺詞。
久石讓的編曲深切的把一條條線一個個人一組組家庭纏繞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共鳴。
即使形形色色的善與惡交織著循環,
也要有去疼愛的人啊。
亂入:那個從新鮮帶魚的圓形眼睛視角出發的鏡頭真是絕了哈哈哈。

教科級的劇情片 惡人只是愛無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