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也說很多的話,和客戶和朋友,可是和家人說的太少了。沒興趣和家人說話,覺得和他們說了也不懂。可是看完電影,生命中重要的事也就是在愛中活著。所有的一切也是為了更好的表達你的愛。而且愛要用對方收得到的語言來表達。結尾換了妻子喜歡的家庭房,愛就是要溝通和妥協。當對方高興我也高興。也希望有人這么愛我

《臨終千言》是我從尼泊爾旅游歸來后看的第一部我認為可以一提的電影。
在北京歌華有線的免費點播中《臨》被歸為喜劇,Starring則是艾迪·墨菲。說實話,之前幾乎沒怎么看過墨菲的電影,對其的印象總也擺脫不了“無厘頭”和喜劇的影障,但在我看來墨菲在選擇劇本和詮釋角色時已經跨越了“為了包袱而包袱”的傳統“無厘頭”表現框架甚至展現出了人性的光環。
《臨》在劇情架構上沒有突破傳統喜劇(此處為對比正劇和悲劇的參照物)“大團圓”結局形式,甚至電影開始不久稍有觀影經驗的人就能預測出劇情走向和結局。
既然形式毫無新意又是什么讓人有所感觸?電影的主題:重拾人性之靈。影片開始時墨菲扮演的圖書業經紀人咄咄逼人而又成功得讓人標榜。當然這種表現并非架空現實,在當今社會進步的浮華下幾乎每一個進取者都急于表達見解而毫無耐心傾聽。現代人取得的一個個所謂業績和進步,特別涉及到社會關系時,可以說是在強調某些核心價值時丟棄或忽略了其他同樣珍貴之物

先談談影名,電影名中的“千”和劇情內容很巧妙地銜接在一起,比較有新意。男主每說一個字,就會掉落一片樹葉,而當一千片樹葉落完,男主的生命也將結束。再談談內容,讓我感觸比較深的是僅剩下最后幾片樹葉時,他開始反思自己,用行動回報他的親人朋友和幫助過他的人。與此同時,男主對他們所說的話語精煉、真誠且很有分量,有觸動到我。最后談談結構,劇情很簡單,中間過程的鋪墊較為平淡,樹出現的形式讓我覺得有些雞肋和突兀,中間過程到高潮部分和結尾部分的理想式結局的承接也有些突然
一位老師推薦看的,因為是一部心靈成長的片子。看了前半段的時候實在是覺得很好笑。因為男主跟我的那位很相似。甚至連幼年經歷也是相同的。只是一部很輕松地輕喜劇。越到后面越發覺得有意思。看著樹上的葉子一片片掉落,和男主的變化。從不信到驚訝,到無奈的遵守,到憤怒,到發泄,最終開始反思。覺得這個過程是跟自己一樣的。只有痛到快要死才會靜下心反思而重生。心平氣和面對一切(甚至是死亡),所有問題都需要自己去面對解決,任何人無法幫助。即使厲害如辛加大師。尤其是她對父親的墓碑說出 i forgive you的時候很有感觸。當自己放下了,原諒了他人才是重生的開始。不過結尾也相當有意思,跟班成為了他,有僵尸另一個輪回。聯想到如何與別人相處及對待別人的方式將影響別人的輪回。從對待別人的方式開始種下善因。

2012,觀<臨終千言>有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