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50540
《升空號》演技炸裂!冷幽默中總夾雜著淡淡的憂傷
從第一個鏡頭我便猜到這應該是一部我喜歡的好片子。
不整齊的地板、簡陋的樓梯、略帶昏暗的光線,樓梯旁的投影,整個畫面的線條樸實簡約,拉開幕布,告訴觀眾,故事開始登場。接著,是人物的影子先出現在鏡頭中,畫面由靜入動,人物緩緩現身,這個小細節讓畫面變得輕快起來。此后,我便不得不去注意鏡頭里的每一個布景,每一處色彩,然后得出的結論是精致到完美無缺。對于鏡頭角度的把握真的無可挑剔,因為除了那樣拍,你就無法再想到比那更好的拍攝。鏡頭組接節奏流暢,鏡頭語言深沉內斂,如北歐的天空一樣冷靜、明凈。
卡瑟里尼是一個倒霉又幸運的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甚至比超市里的一瓶礦泉水還要微不足道。倒霉的是他做礦工遭遇失業,幸運的是失業后的他得到老板給他的一部敞篷凱迪拉克。開著敞篷靚車,卡瑟里尼開始尋找新生活,這新生活是一場奇幻讓人失落又讓人期待的旅程。若不是他倒霉地被兩個強盜搶去身上僅有的8000馬克,就不會兩手空空地出現在碼頭上找工作,不會在此后幸運地遇到伊瑞瑪麗,邂逅這場來得太快的感情。當時我還在想
無產階級三部曲第二部,史上越獄最容易電影。
卡蘇里南是一個礦工,影片開頭依舊是招牌式的工作環境描寫,然后就是遭遇困境了。他工作的礦場遭遇了停業,結果他的老板好心送給他一輛敞篷凱迪拉克車,然后面無表情二話不說進到房間開槍自盡……又是阿基典型的突如其來的暴力和簡潔到無的冷幽默表演方式,實在太招人喜歡。隨后他駕駛敞篷凱迪拉克車帶著隨時可以放歌的收音機遠赴赫爾辛基另謀出路。天空下起了雨,但他無論如何都拉不出車的頂棚,只能淋雨前行
69分鐘可以做些什麼?看一本書?打一場遊戲?換一個伴侶還是說來個180度的人生? 對於芬蘭導演阿基來説,69-90分鐘是他煙癮還沒發作的時間,過了90分鐘,那種癮我想應該不用形容吧。而他,把電影當作吸煙的前戯。這位外貌和身形都有點法斯賓德的男人用他永遠的60分鐘左右的電影成爲芬蘭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也同時是奧斯卡外語片的常客。
《升空號》播放完之後,我很有衝動想了解他。得知他其他作品的長度竟然都是在90分鐘以內。對於電影我有不同的偏愛,我喜歡那些畫面優美並且呈現詩意感覺的片子,就好像安哲或者塔可夫斯基的影片,不管時間有多久,節奏多慢,都能讓我非常享受,因爲我知道他們的鏡頭真的能夠跟我對話的。我也喜歡那些節奏明快,劇情鮮明的片子。最忍受不了就是那些特意拉長時間而導致我昏昏入睡的電影。當然,個人問題個人分析哦。而阿基的片子這種時間段我想我是最喜歡的,同樣,也會非常考導演的整體技巧。要想把一個故事表達清楚並且要得到成功的機率,首先我認爲,人物的性格構造一定要明確
一個充滿諷刺的黑色電影。男主角失去工作后駕車去了別的城市,想要安定下來結果困難重重。還在遇到欺負時正當自衛,結果被警察抓住投進監獄。在獄中結識的男子反而充滿了舍己為人的豪氣,知道他想提前出獄,幫他一起越獄。還去一起搶了趟銀行。在與提供作案工作的黑社會交涉時,那男子自己冒險,讓男主角呆在安全的地方。結果自己送了命。男主角最終拿著搶來的錢,和自己愛上的女人,按照越獄男子聯系好的偷渡方式,最終奔向了自由之地。最終男主角看似有個還算美好的結局
有種卡夫卡的感覺。除了逃出生天的結尾,其他都很喜歡。認為在別處還存在一個希望,這就差了口氣。
幾個細節挺有意思:開場戲里把汽車贈與/托付給男主以后,自己走入衛生間自殺。主動選擇衛生間去死,等同把自己沖入馬桶。車棚一開始發現是壞的,失靈的機構,冬天無法給人庇護。直到眼鏡男死前才發現那個按鈕,車棚徐徐合上,如同扣上棺蓋。遲來、錯位的安慰。男孩的壞手槍,像是魯格p08,一戰時的老槍,又是個失靈的機構,歷史的遺跡。那個mini八音盒奏出的居然是國際歌——共產主義不過一場兒戲。
從頭到尾角色的表情都沒有大悲大喜,都是處變不驚的臉,最多一個抬頭瞥一眼;哪怕一路上被人打了被人搶了被人抓了。雖然片子不長但乍看確實有點兒悶。
最喜歡那個兒子。最后平靜地放下電話套上夾克拎個舊箱子二話沒說就出門。早熟的孩子能熟到這份兒上簡直太帥了不是。
最后各種麻煩擺脫成功,一家人坐小船開往大艇上的時候,背景音樂放的是over the rainbow但我看那個場景下夜色的城市,特別鬼魅。
名字叫升空號,是那部最后幫他們逃離是非之地前往墨西哥的船。沒看片子的時候以為是火箭或者航天飛機的名字。后來快接近結局的時候女主角接兒子,他們下車門的時候開始雷陣雨。當時覺得這個場景的感覺特別對。也在一陣隆隆的雷鳴聲中他們加速度駛向新生活的開端,聽著那聲兒還確實像是有火箭要發射了。
雖然結局是好的,但我不知道該不該叫它喜劇。
《升空號》演技炸裂!冷幽默中總夾雜著淡淡的憂傷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6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