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萬象更新。文藝作品中充滿了朝氣。山東版《水滸》就是那時的一部杰作。其中關于女性的塑造,尤為可圈可點。
比如原著中的閻婆惜,壓根不在乎宋江愛不愛她,僅僅因為宋江在床上滿足不了她,遂勾搭上了張文遠。押司聞訊后,也沒強求外室為他守身如玉,只是自己不上門了。最后一晚,閻婆惜一心想著張三,把“你心愛的三郎在這里”聽成他,要拿黃金來給他買吃的補補,要改嫁。人死了,張三上堂了說什么呢?“正是我的表子。”最妙的是宋江后來被捕,特地補述一句那張文遠又沒了粉頭,不來做甚冤家

片頭音樂真實太棒了!這才是水滸味!那么,像魯達一出來時候的渭州街景就是真實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情況,可以自己去看看導演要表達的東西。不過,應該是限于當時的人力物力限制(82年中國還比較困難吧),場景道具都略顯粗糙,這不影響我對片子的滿分評價。再說11年版的水滸,應該沒有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真實情景,雖然現在中國古裝電視劇精致的不得了,韓國臺灣根本沒法比。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曾經看過一部片子叫《武松》,武松是祝延平演的,當時祝伯的武松英雄形象就刻在我的心里了,最近拿出來重溫,才知道原來這劇曾經由好幾個單傳合成的一部電視劇叫《水滸》。
首先當然要說祝伯的武松了,我曾經看過原著,這部劇給武松加了一些戲份,就比如說武松救陳興的事情(小時候就發現這個陳興就是老版《西游記》唐僧的扮演者徐少華),突出了武松的高大全形象,把原著武松濫殺無辜的一點給弱化了。
還要說的就是《武松》這一單元的一些配角了,這版的武大郎,鄆哥都演的非常感人,潘金蓮雖然不是美女,但是我感覺牟霞演的確實好,以后版本的潘金蓮都被編劇自作聰明的加入了許多戲份,尤其是新版的。。。。。這版和諧刪去了武松初遇孫二娘夫婦的戲份。
這版的施恩扮演者竟然是王文杰,后來《情義英雄武二郎》的導演就是他,這版施恩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雖然戲份不多,但是王文杰導演把施恩的每一個表情都拿捏的很到位。這版也洗白了玉蘭,不過這個玉蘭真心美啊。這版的張團練竟然是于承惠,沒想到于承惠不僅僅能演仙風道骨的仙人

1983年由山東電視臺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武松、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山東人的祝延平在劇中飾演武松一角、由于該劇武打場面精彩、人物風格鮮明、當年一經播出便紅遍了大江南北、與幾乎同時上映的電影、少林寺非常相似、具有轉折性的意義、代表了當時影視創作的最高水準、當年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我們只有十歲、悲創的嗩吶音樂貫穿整個電視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這部電視劇最開始只拍了《醉打蔣門神》《深陷都監府》《血濺鴛鴦樓》播出后反響空前、而后又補拍了五集、該劇的場景樸實無華、武打設計真實貼切、人物特

水滸:祝延平把武松這個人物演得入木三分,經久不衰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4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