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34451
【太陽總在左邊】留了太多的時間供觀眾思考
不同反響的開篇。
大特寫,憂傷的臉。然后是一個靜靜遠觀的長鏡頭:懸崖上,騎摩托的人想沖下懸崖,想死,另一個人勸阻他,兩個人撕打起來;然后,一個人跑出畫外……
接著,出片名:太陽總在左邊。
整個電影在曠野上展開,不多的場景,很少的人物,簡單的情節,看著卻并不沉悶、單調,從人物的表情、內心、環境以及攝影鏡頭的畫幅仿佛都透過來一種情感的力量、思考的力量。因為攝影機背后像是有一顆慈悲、誠摯的心在跳動。
臺詞少但也精準、意涵深邃,比如:
“小的時候盼著他們長大
長大后又盼著他們成家
成了家不知道再該盼什么
該盼著抱孫子呀
那抱完孫子以后該盼什么呢
呵呵 這就不知道了”
還有,電影里哪怕一個小配角的塑造也很精彩;比如那個賓館里漂亮的女服務員。從鏡頭的后面走廊上走過來,一個開著的門里的什么人對她搭訕,她嗔怪地拒絕了。然后她從后面趕上男主角的時候,仔細看了男主角一眼。然后有了這一眼,她再來向男主角求個幫忙,就很自然了。老者說
第六屆先鋒光芒播放了《太陽總在左邊》,并有幸請到導演松太加來到廣州。作為先鋒光芒志愿者的一員,昨天我和導演作了一番交流,知道了關于《太陽總在左邊》的一些事。
1.這是導演的處女作,一共拍了二十多天,花費了一百萬左右。
2.這個故事在導演的抽屜放了很久,后來感到了投資人。(導演要自信一點!)
3.很多去西藏朝圣的藏民因為太陽方向和高原紫外線太強等原因,左邊臉常會出現燒傷。所以太陽總在左邊。還有一番含義:人生中的苦難就像太陽一樣,總會在那里。但只要換個方向,就能釋懷。最后主角放下心中的包袱,回家的路,就是新的方向。
4.緣分之一:導演和主角益西蘭周相遇是緣分。物色角色的某天,導演的車壞了,停在了一個村子里。正好遇到益西蘭周。于是“就是他了”。
5.緣分之二:導演要尋找拍那場哭喪戲地場地,正好找到那家人曾今的遭遇和劇本極其相似。這家人的老母親去世之后,兒子流浪了兩年之后才回家。
6.影片最后一個鏡頭是對一個小孩的特寫。小孩的流淚是一個美麗的意外,導演并沒有要求小孩流淚。
7.導演下一部電影很快很快就會開拍
【太陽總在左邊】留了太多的時間供觀眾思考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