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2 16:55
首映:2018-02-01(中國大陸) / 2017-12-20(美國)
年代:2017
時長:105分鐘 / 10
語言:英語
評分:7.7
觀看數:93901
熱播指數:605
來源網:三年網
《馬戲之王》無限回味的劇情片 我在天臺尬舞
因為Never Enough了解到的這部電影,終于有機會觀其全貌。
比起是一部傳記,更像是一部童話。萬能的主角,扁平到粗暴的困難和反派,直白而簡單的敘事,目的性極強的、為推動劇情下刀的節奏。可以說,作為一部電影,它在常規的標準下是羸弱、差勁的。
不過,哪怕意識到了這一切,我很高興我還能夠被打動。因為它真摯地在演繹著屬于生活、生命、我們可能的美好。就像是童話那樣,簡單的故事里,藏著溫柔,藏著勇敢,藏著歡笑,藏著幸運,藏著人間最初的我們愿意去相信和追尋的珍寶。相信童話不是因為幼稚和天真
這是部關于追逐夢想,不忘初心,自我認知,打破階級等壁壘。
愛死音樂(歌舞)劇電影!
男主巴納姆逐夢讓我想到《大魚》的男主,也是那么富于幻想,敢做的。不過男主后來為了讓上流社會接納自己,賺更多錢,迷失自己,最后又在一切陷于艱難回歸自己馬戲團初心,再回歸自己家庭。
馬戲團聚了那些因為天生生理缺陷被歧視的人,給了他們歸屬感,在那里,大家都是奇特的人,不會因此自卑,大家展示自己才能,認識自我,用表演去反抗社會的歧視。
自我認識階段,又讓我聯想前幾天看的《Miss Americana》
人是環境里的人,環境一塌糊涂,人自視清高。小時候的創傷伴隨你長大,路人對你的評頭論足,無聲無息刺痛你,你想獲得路人的尊重贊賞,于是你學會了迎合,可是路人看你笑話,路人多么自傲,以為他們生來就擁有傷害別人的權利。被路人們逼得躲起來的造物主奇思妙想的人們啊This is you,you are beautiful.對著那些狹隘的人們說出內心的憤怒,大家在聚在一起就是現象,就是聲音,就是光亮。路人們看表演可是快樂?如果你被洋溢的歡樂所感染
首先,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不愛歌舞片”有了答案。我一直覺得歌舞片體現不了電影藝術,最重要的原因是電影“賣假”而歌舞“賣真”,非專業的一出來就會被看穿,無論怎么拍攝怎么剪輯都是沒用的。所以在我看來本片完爆愛樂之城:演員唱不了跳不了的絕不勉強,全部由專業人員替嗓替身,本片最直接就是男女主天臺那場跳舞戲,那種力量美感和沖擊力太真實了,所以,你到不了那條線就別上了。
其次,歌舞打動人心的方式和電影還是很不同的,歌舞簡單粗暴直接和靈魂對話,五分鐘見效;電影細膩講邏輯循序漸進
作為歌舞片完全可以打四星以上,然而作為傳記片簡直想打負分。。。
整部電影就像一場過于華麗的作秀,起承轉合都在提醒人這是一個主旋律的故事(或者說非常俗套),更不用說將所謂“真人真事”過于美化,以造就一位所謂的馬戲之王。然而不查不知道實際上這位“greatest showman”的第一桶金幾乎是用人命賺回來的,根據Wiki資料,真實的Barnum賺取第一桶金的方式實際極為殘忍:他雇傭了一位又盲又癱的老人女奴來假扮華盛頓總統的160高齡護士,迫使老人每天工作10-12個小時甚至在她不堪勞累去世之后舉辦了一場活體解剖為大眾揭示這位老人的真實年齡,雖然估計也未必掙到幾個錢(每位觀眾收費50美分)但這場毫無人性的解剖秀便是他策劃的第一場秀并從此開始演出家之路。片中恰好出現過一位面目畸形的老婦人向年少時一無所有的主人公施以援手給了他生活的希望,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設計的,但對比歷史真相來說實在有些諷刺。而影片中聯合怪人們展開的馬戲生意實際上是在Barnum六十歲以后才開始的
根據馬戲大亨巴納姆經歷的改編,《馬戲之王》卻并非一部傳統意義上的人物傳記電影,歌舞劇的華麗驚艷成為了其另辟蹊徑的亮點所在。
如果單將《馬戲之王》作為一部歌舞片來看的話,它是尤為出色的,無可挑剔的場景調度、華麗的服裝道具,以及余音繚繞的音樂,在《馬戲之王》里處處都可以看到其在歌舞編排上所下的功夫,甚至于不少鏡頭都令電影有著堪為一部好萊塢佳作的氣質,然而電影在眼花繚亂的歌舞外衣之下,所難掩的是其內在的貧瘠,隨著劇情的發展,電影非但未能將愛與夢想賦予何般形態
《馬戲之王》無限回味的劇情片 我在天臺尬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