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讓叔才是俺看這部劇的最初動力,但看完兩集后重點就完全轉移成小泉麻耶的波了,玩笑啦。。。其實這和我印象中的日式推理題材完全不一樣啊,鄙人看的第一部小說是江戶川亂步的《墓中人》,so關于我的印象你懂得。
一集一個小故事的設定很符合俺的胃口,關鍵是敘述的故事本身不脫離現實,但感覺又用一種很曖昧的手法表達了一點關于人心的揭示。既沒有令人窒息的節奏,也沒有環環相扣的嚴謹推理,有的只是想讓叔那頭蓬松的頭發一樣的懶懶劇情發展,相較于整部劇的氣氛營造表現手法啥的,探偵社 只是個名字啦。。。。。

剛開始看EP1,黑社會大佬最后的人生愿望是吃一碗濃湯重口的餛飩,然后為了最后的尊嚴欣然赴死。我以為是深夜食堂那一類,日本劇最擅長的溫馨生活劇。看到第二集,實在是忍不住要說兩句,第二集好棒啊。
站在死亡邊緣的老頭子,情欲充盈的上岸女子,這是最真實的世界啊。誰內心沒有那一絲變態呢,誰又能自由的追求呢。社長說,這世間大部分的女子都是見好就收,找一個平穩無趣的男子過一輩子,膽敢展露情欲,尋找情欲,享受情欲的又有幾人?大部分人都在內心的爭斗中敗給了自己,選擇大部分人會走的那條路,所以才有了無數被我們稱之為變態的AV,這也許是現代文明人坦露欲望的無奈之舉。
結尾處,社長說擁有情欲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在享受之后回歸正途,也就是正常的生活。說實話,看到這里的時候我想起了西方的狼人,狼人滿月變身的時候,不就是在展露獸性嗎?這是西方人對欲望壓抑之后一種表達動物性的幻想嗎?社長說,我知道什么能打敗人的動物性,是酒。我求學歐洲,發現這里的人在周五晚上開始到周六的早上都愛極了喝酒party,平時走在大街上每個人似乎都長著一…

『大川端偵探社』不是四月春季檔最好的。一馬當先的,還屬『續·倒數第二次戀愛』,但論風格化之最,『大川端』當之無愧。雖然說的還是偵探社那點事兒,但千萬別多想,事務所里最帥也最能干的小田切讓,每集都在干嘛呢——他既沒遭遇密室,也沒抓過兇手,尋人跟蹤才是大川端偵探社的歌詞大意。
都說此劇勝在無聊,那是指它慵懶性感的情調與氛圍。但請留步,它的故事可是相當「有聊」。
『大川端』里,委托人一律奇形怪狀,有黑幫大佬,有裝扮系應召女郎,也有資深宅男。而且,他們沒點小怪癖,都不好意思出門

和家庭教師、律師和醫生一樣,偵探也是個方便說故事的職業。深入他人生活,見外人未見,又有種不可避免的隔閡,是天然的第三只眼。但故事一旦涉及偵探,往往走上獵奇或冒險之路,以致形成定勢,一定要帶著對懸念的期待看有偵探的故事。但事實上,偵探的用途沒那么單一,他完全可以出現在更多思、更審美的故事里,比如《大川端偵探社》。
《大川端偵探社》給我一種錯覺,不是在看電視劇,而是在讀一本短篇小說集。它的故事篇幅很短,不夠支撐足夠的轉折,用來勵志、說理勉強可以,但稍顯單薄,而用來傳達一種感覺則剛剛好。所謂傳達一種感覺,正是故事作者的經典任務之一。如同臨終的父親為了讓兒子們保持團結而設計讓他們折斷一捆筷子,感覺是不可言傳的,只能創造一個合適的情境,期待你在一個瞬間與陌生的人與事達成某種理解。
人老了會念舊,會美化兒時記憶,《大川端》的第一個故事以此開場,缺少新意。但作者把黑道組長對兒時記憶的追索同組織走向末路的形勢結合在一起,委托人幾句話介紹下來,老組長的軟與硬、小跟班的痞與忠充分體現出來…

大愛最近的這部劇,看完還不過癮,收集了一些和原作有關的信息,分享給大家。
原作連載于日本文藝社,目前單行本已經出了4本,中文的出了2本(臺灣版)。
其中電視劇里有播放的故事有:
1.電視劇第1集,原作FILE.06 “最后的晚餐”。(單行本1)
2.電視劇第2集,原作FILE.02 "性愛幻想"。(單行本1)
3.電視劇第3集,原作FILE.18 “一段婚姻”。(單行本2)
4.電視劇第5集,原作FILE.04 "兇臉大賽"。 (單行本1)
5.電視劇第6集,原作FILE.22 "加油便當"。(單行本3)
5.電視劇第7集,原作FILE.17 “夏之雪女”。(單行本2)
6.電視劇第10.5集,原作FILE.20 "替身裁判"(單行本3)
先聊聊原作的一些設定吧。最大的一個不同點就是,電視劇里非常搶鏡的那副浮世繪“相馬の古內裏”,壓根沒有出境(廢話么不然不得累死漫畫家)...男主村木沒有了電視劇里睡夢中能預知客戶的能力,成了社長口中的“我們非常優秀的調查員。”,不過原作中大半的案件是靠社長的關系網搞定的......
“我的消息來源包括流氓老大、游民頭子、有變態性癖好的現役警察、性服務美容小姐以…

《大川端偵探社》record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77713.html